数十家私塾聚集在深圳梧桐山下 孩子每日诵经站桩——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教育新闻
    数十家私塾聚集在深圳梧桐山下 孩子每日诵经站桩
2009年12月11日 09:53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梧桐山下有群“读经”郎

  数十家私塾集中于此地 家长自发兴办陪读 孩子每日诵经站桩

  在深圳的梧桐山脚下,聚集着数十家规模不等的全日制私塾。无论晨起黄昏,孩子们在这里均坐拥青山绿水,诵读四书五经,站桩养气练习易筋经,过着近乎古人的生活。他们的父母基本上对传统文化近乎痴迷,并坚定地认为读经优越于现代学校教育,更能教会孩子如何安身立命。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数千年儒家传承的载体——私塾以家长自发创办等方式重出江湖,支持者反对者从孩子教育的角度各执一词。将孩子送到此处“童蒙养正”的家长们认为,私塾不仅利于传承国学,且可启智养心、造就大师。而反对者则认为这是与时代的脱节,不可矫枉过正。

  文/记者鲍文娟、余薛庆

  图/记者骆昌威

  诵读经典“不求甚解”

  这数十家私塾零星散布在梧桐山山脚下的村落里,表面上看上去与村民自建房并无差别。然而推开红漆大门,却另有一番洞天。记者来到一家私塾,推开红漆大门,传统建筑特有的照壁映入眼帘,与一旁的竹林小溪相称尽现古典幽静之意。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三楼教室里,十几个孩子正摇头晃脑地跟读,有的神情得意;有的双眼迷茫。从私塾陈设可以看出创办者用心良苦,二楼客厅里香案上摆放着香炉供奉着孔子的画像,而教室墙壁上挂着历代山水名画,简易木桌上摆放着线装书。

  这家书院称得上是梧桐山脚下规模最大的书院了,租住了三栋村民自建房,作为教室、宿舍和饭堂,人数最多时接近七八十人。创办人孟老师的女儿年仅13岁,是私塾里资格最老的学生了,《论语》、《孟子》已经是滚瓜烂熟,正在温习易经。

  “这里的孩子至少能背上四五本经典!”孟老师称。“先不管懂不懂,只要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可以了!”孟老师称,读经过程中发现不认识的字、词、句、段均可以含糊过去。“《易经》全文24020个字,每日读30分钟,3天之内便可读完一遍,一个月便可读10遍,一个人若立志读它6个月,便可读上60遍。60遍后,稍加解释,相信再难理解的字、词、句、段都会迎刃而解!”

  记者了解到,除了纯文言文的《论语》、《孟子》,与旧式私塾最大的区别,这里还教授孩子《莎士比亚戏剧集》等英文原著。

  课余抓鱼、站桩、练太极

  孩子们每半个月放一次假,吃住也均在私塾里,其中最大的不过十四五岁、最小的仅3岁。在诵读了近两三个小时之后,快到中午吃饭时间了,孩子们有秩序地将书摆放整齐,他们很懂礼貌,身子站得笔直,普遍显得比同龄的孩子沉稳镇定,见到来人便鞠躬90度问候。

  在孩子们的宿舍里,每人各有一个储物柜,衣服均叠放得整整齐齐,鞋子摆成一条直线。书院的孟老师告诉记者,“这都是孩子们自己叠起来和摆放的,习惯非常好”。

  在这里连看病也是找中医。北京中道堂中医刘国斌每个月来私塾一次,为孩子和老师调理身体、诊治病情。除了读书,他们也坚持锻炼身体。在山脚下,他们可以到附近小河抓鱼。“3~5岁的孩子疯玩就可以了,不过要引导其学习。”10来岁的孩子可以学站桩养气,学习易筋经,打太极。在他们的理念中,“琴棋书画”是技艺,没必要刻意去学,这是人的天性,可以无师自通。

  这些“私塾”均由家长自发而起,先是一两个家长引导自家孩子自学,而后由于“口碑不错”更多的家长加入,受场地限制,便渐渐地挪出客厅,在周边社区找一处场所,运作模式则是家长们自发地集资办学,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家长成为了私塾的工作人员或者老师。每个孩子一年总计花费需3万元。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