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戏说”跷课:最后连逃课的动机都没有了——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教育新闻
    大学生“戏说”跷课:最后连逃课的动机都没有了
2009年12月16日 11:27 来源:荆楚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提起跷课,校园里有句麻辣的流行语:“选修必逃,必修选逃!”

  记得刚上大学时,我还保持着高中的学习习惯,上课认真地做笔记,下课后还会温习老师讲过的重要内容。可日子一久,我就发现,有些老师念的、板书的全是课本上的内容,一字不落,再环顾四周的同学,有的埋头与周公有约,有的一份报纸看得津津有味,还有的干脆假借上厕所之名中途开溜……这样,一个有点邪恶的念头便在我心里滋生了:我计划着也要随波逐流一把,跷课!同时也忐忑不安地在心里默念:“神啊,宽恕我这一次吧,千万别点名啊!”

  俗话说得好,“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要对付我们学生的那点跷课的小心思,久经“教场”的老师们早已练就了过硬的本领,一见人数不多,就拿起花名册,推推眼镜,清清嗓子,开始点名。你若是来了就走,那我就下课点名;你若是快下课才来,我就一上课就点……“我老老实实上课时,一次名没点,我一跷课,他就宣布下课时点一个走一个……你说我容易吗?!”前不久,一同学还愤愤地向我抱怨。

  说实话,跷课也是蛮有风险的。倒不是怕代课老师扣了课程得分,而是一旦被辅导员逮着,我就会如收到法院的传票一样,领到一张旷课通知单,去辅导员办公室交代旷课动机和行动去向,这个举措就如小时候作业没完成被老师罚站一样恐怖!

  刚开始跷课时,我们还有着明确的动机。比如,男朋友来了、好朋友约你逛街、要提前回家……久而久之,我们跷课的动机变得异常单纯,天冷就是怕冷想在温暖的被窝里赖床,天热就是怕热不想走路去教室,最后,我们连动机都没有了……

  在没有动机的时候我们也就毕业了,却真的很怀念有课可跷的日子,怀念与老师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小小“博弈”,怀念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谈论老师的八卦新闻……那是闪闪发光的大学生活,偶尔跷课也是丰富多彩大学生活的一部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李进进)

  第一次跷课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跷课”,对于现在还没有进入大学的学生而言,是一个使用频率不太高的词汇。然而对于我,一个大二学生来讲,它是一个相对熟悉的概念,因为我时常跷课。现在虽对“跷课”已略感麻木,但是,大学第一次“跷课”时,我的心中还有些焦急和不安,而那时的情景也是记忆犹新。

  大一上学期,我们的课程比较多,除了周末和周四下午不上课外,课表差不多都是满的。大学低年级,学的课程比较繁杂,其中大部分还是一些思想政治课,令人颇感枯燥。这些课程的内容基本上是高中课本的重复,我自己又是文科出身,自然没有把这些课程放在心上。

  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星期五。我们上了一上午的课,下午的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午,我和室友都在寝室休息,这时,以前的朋友过来邀请我去打篮球。虽然我酷爱打篮球,手也有些痒痒,但还是拒绝了,毕竟下午还有课。在高中时,我从来没有无故逃课,是个好学生。虽然现在上大学了,但是我毕竟刚到大学,还处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期,不想这么快变“坏”。本来以为他会作罢,没想到他坚持要我去,同时还极力怂恿我别去上课了。我开始有点摇摆不定。接着他开始给我讲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说“跷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我有点矛盾,心里的确很想去打篮球,但是又明白跷课始终不是什么好事。

  终究我还是屈服了,想想那枯燥的课程,还有好友的推波助澜,加上第二天就是周末,情感战胜了理智,我马上收拾东西和好友奔向篮球场。可那天的球我打得并不开心,打球的时候我甚至有点无法集中精力,还是牵挂着教室里正在进行的课程。“要是老师点名而我不在,我就死定了。他会扣我的平时成绩,这会影响期末综合评定,关系我的奖学金。”我胡思乱想着。但没有办法,现在是既成事实无法改变了。两个小时后,我和好友已经是满头大汗。下课时间到了,校园里熙熙攘攘。我第一时间和同班同学通电话,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问他老师有没有点名。他说没有点名,我心情才稍微安定了一点。但是还是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觉好像少了一点什么。

  第一次的“跷课”已经过去许久。现在,我已经完全适应了大学的生活。甚至是“跷课”,也没有大一时的紧张。当然我也不是毫无原则地逃课,特别是大学换专业后需要和低年级的同学一起上课,而上这些课的老师有时会因为有事临时调整上课时间,这就让我不得不经常“战略性”地跷课。

  关于跷课是大学必修课的说法,我想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但我认为,跷课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章钢)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