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汤延涓
随着“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国情变迁,人们不难看到,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正日益加剧。虽然政府一直在加大对贫困地区及弱势人群的扶持力度,但问题的解决是个历史过程。如果仅仅是“在商言商”,无论商家或企业将有钱的富人封个什么级别的VIP,都无关社会大众的痛痒。但如果是在公共领域特别是教育领域,人为地制造“贫富差别”,那就不可避免地要触犯众怒。
据媒体披露,安徽某县一些小学按学生家庭贫富分班,家长交3000元钱,孩子就能享受小班待遇,教室内设置空调、彩电、DVD等教学设施;不交钱的孩子则挤在近百人一间教室的大班……此举引来了社会舆论的挞伐。
“贫富班”挑战教育公平底线
“有教无类”的理念自孔夫子始。如今,我国从义务教育阶段到高等教育体系,法律规定人人享有公平均等的受教育权。
然而,灵璧县某些小学按贫富分班的做法,从根本上触犯了教育公平的底线。
安徽读者夏慧萍认为,“贫富班”的做法是教育理念的堕落,是侵蚀教育肌体的一颗毒瘤。它扭曲了孩子们的心灵,违背了学校“教书育人”的宗旨。“贫富班”让孩子们受到教育是:有钱就可以高人一等。家中不富裕的孩子,则被学校看不起,只有“低人一等”地挤进近百人一间教室里读书。“贫富班”不仅人为地形成了教育歧视,也在用事实对孩子进行歧视教育。孩子在这种教育理念催化下,心灵会被污染、被扭曲。
安徽读者倪黄村的看法是,富人子弟凭金钱上公立学校的富贵小班,实质是对穷人子女公平教育权利的戕害,是对公共资源的蚕食,这就从根本上践踏了教育公平的原则。富家子弟可以凭财富享受公立学校优质教育资源,难道穷人孩子就活该近百人蜗居在一间教室里?学校按贫富分班势必加深民众对教育公平的怀疑,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学校谄媚财富的做法也会在孩子心里种下社会不公的种子。学校决不能以牺牲教育公平为代价,出售优质公共教育资源。
本刊不少读者在来信中表示,在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紧张的现实情况下,老百姓一直对教育公平充满期待,对不公平的教育现象多有批评。一些公立学校不但不想办法均衡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学水平,反而按贫富分班,如此敛财创收只会加剧教育不公。
众所周知,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然而,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校中校”“贫富班”“贵族班”以及花样繁多的“赞助费”,不正是在继续挑战教育公平的底线吗?
“贫富班”人为撕裂校园和谐
“贫富班”之所以遭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原因在于它在最不应该有贫富差别的教育领域人为地制造差距,把贫富差距的阴影过早地投射到身心稚嫩的孩子们身上,并进而撕裂了校园和谐。
试想,在一个本来宁静和谐的校园,突然有少数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的原因,被校方贴上“阔少”的标签,安排在装有空调、彩电、DVD等教学设施的豪华课堂学习;而绝大多数的学生则被迫在拥挤不堪的大教室上课。两相比较,无论是哪一方的学生,想必内心都会有激烈的碰撞,并进而演化成或自大或自卑的非正常心理,造成学生之间的隔膜与隔阂。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