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启动百年校庆年 校方称不花学术资金一分钱——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教育新闻
    清华启动百年校庆年 校方称不花学术资金一分钱
2010年04月26日 03:23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昨天,清华大学举行百年校庆年启动仪式。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百年校庆组委会常务副主任陈吉宁表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不会花国家一分钱”,所有花销均是来自校友和社会的捐赠。

  当天,清华大学校长、百年校庆组委会主任顾秉林院士宣布,百年校庆正式拉开帷幕。同时启动了清华百年校庆网站国际版和百年校庆纪念日倒计时牌。

  清华大学的校庆并非某个具体日期,而是将每年四月的最后一个周日定为校庆日。清华大学副秘书长、百年校庆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张毅说,校庆年从昨天庆祝建校99周年开始,到明年7月31日。其中明年4月24日为百年校庆纪念日。

  陈吉宁说,之所以采用校庆年的方式,就是要把各种活动和工作尽量分散在一年多的时间内,降低局部的活动强度,既办好校庆,又保证正常的教学科研等秩序。

  陈吉宁昨天在回答本报提问时表示,清华百年校庆的各种花费全部来自校友和社会捐赠。他“负责任地”宣布,清华百年校庆不花国家投在清华教育学术资金中的一分钱。目前百年校庆筹款金额已基本完成当初预算。但陈吉宁没有透露预算额度的具体数字。

  另据陈吉宁介绍,清华将启动海外交流计划,大幅提升学生境外学习规模,力争在三年时间内,使所有清华博士生在读期间都能有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国际学术会议、联合研究等机会,增加境外学习经历。

  - 基建

  校园道路命名引自《大学》

  清华昨天正式宣布,校内的10条主干道有了自己的名称。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组委会办公室成员、宣传部长向波涛介绍,2008年初,清华大学启动校园道路命名工作,并最终将地理名称和国学经典《大学》作为命名主要依据。

  校园中央东西、南北走向的两条主干道分别命名为“清华路”、“学堂路”,表明清华大学前身是1911年创立的清华学堂。

  穿越美院的主路得名“光华路”,这是因为清华美院的老校区就位于朝阳区的光华路上。清华美院前身是中央工艺美院,后并入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校内原熙春园和近春园西侧的两条道路分别命名为“熙春路”、“近春路”,学生住宿区紫荆公寓主路被命名为“紫荆路”。

  其他几条道路分别被命名为“明德路”、“新民路”、“至善路”、“日新路”,均出自《大学》名言。

  此外,清华校园内多座新建筑正在加紧建设,清华校史馆将在百年校庆前正式投入使用。清华还将新建文科图书馆,以体现文科在清华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新清华学堂预计也将在明年上半年完成主体建筑,下半年设备调试完毕后投入使用,届时将成为清华校内座位最多、技术最先进的综合剧场。

  清华大学还计划兴建清华艺术博物馆,甲骨文、青铜器、清华简等历史文物将收藏其中。

  - 接待

  校友接待不看身份看年级

  昨天,在回答有关校庆时高官校友和富豪校友会不会在接待上获优待时,陈吉宁说,清华大学校庆时,高官校友、富豪校友将没有任何“优待”,在介绍以及排序上,将按照毕业年级从最年长的校友开始排序。

  他解释说,“无论是什么身份,校友都是清华学生。”陈吉宁表示,所有的清华校友参加校庆活动都是自愿的,都是出于对母校的热爱,“他们到母校来,不管他们发展的怎么样,他们都是清华的学生,都是清华的校友,清华都是一样对待。”

  他表示,百年校庆时,百年中尚健在的每个年级的校友都将有机会参加校庆活动。去年98周年校庆时,清华曾迎来了百岁校友,明年在清华百年校庆日时,如果百岁以上的校友身体条件许可,清华也欢迎他们回母校参加校庆活动。

  - 交流

  两岸清华将共办百年校庆

  昨日,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表示,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期间,两岸清华会互派代表团,明年将共同举办百年校庆。

  昨天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吉宁表示,九十年校庆时,两岸清华曾合作搞了一些很好的活动。因此在百年校庆时也一起筹划,双方将合办百年校庆。其中包括共同启动合作的科研项目,比如在材料和能源研究方面,双方各自拿出一部分基金用于支持。两校共同设立了支持教师科研的联合研究经费,北京清华每年出资400万人民币,新竹清华出资2000万新台币。

  两岸清华还计划设立海峡两岸清华实验室,用于支持两岸清华教育与科研的发展。

  顾秉林表示,百年校庆期间,双方将互派由副校长率领的代表团至对方学校,届时还将通过网络联机方式,由两校校长在大会上互致祝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组委会副主任邓卫还说,在百年校庆纪念日晚会上,两岸清华师生还会通过视频互动。

  (记者郭少峰 实习生刘昶)

    ----- 教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