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工作人员介绍,你根本想不到眼前这名身穿黑色齐膝大衣,黑色脸庞,说话时只会嘿嘿傻笑的男子会是身家上千万元的企业家。
这是张宇第一次接受媒体的采访,坐在记者身边的他不停地转动着手里的水杯,频频地让记者抽烟,显得非常拘束。谈话中他讲得最多的是自己开办的爱心希望学校。
“34岁以前我就是个无所作为的人。”这是张宇对自己在商场奋斗10多年的评价。
2003年,34岁的张宇厌烦了商场的勾心斗角,甚至觉得每天活得越来越空虚。
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宇得知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有200多名残疾儿童,其中80%都辍学在家,尤其是智障儿童的辍学率更高。
“我觉得自己有事可做了。”2003年9月,张宇出资100多万元在达拉特旗办了一所免费特殊学校,救助智障儿童。
当时他并不知道,他创办的这所爱心希望学校,会成为内蒙古地区唯一免费接收救助智障儿童和残疾儿童的民办学校。
“看着智障孩子越来越懂事,我比挣了大钱都高兴”
一名学生把手伸进桌子上的电饭锅里小心翼翼地试着水量。用了不到4分钟这名学生将米饭焖上了。
“这名学生是一名严重的白内障患者,刚来时走路都得有人扶,通过两年的学习,现在他能干一些简单的家务活了。”张宇对自己学生的表现很满意。
张宇并不参与学校的教学,但这并不影响他与学生的感情,看见张宇进来,学生们都跑到张宇身边拉着他的手和衣服,喊着叔叔。
“看着他们越来越懂事。我比挣了大钱都高兴。”张宇对记者说。
“张云霞捏的小狗熊非常可爱,她真是个心灵手巧的好孩子呀!”这样的语言在爱心希望学校教室的墙上随处可见。
“老师一句简单的夸奖都会让孩子们高兴好几天。”张宇说,身体患有残疾的人一般很敏感,尤其是儿童。如果大人们有一点做得不到位,孩子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在这个只有34名学生的特殊学校里,学生的年龄在9到18岁之间,却有40%的学生只有4岁左右的智商,70%的学生是肢体、感官和智力多重残疾。
为了照顾和教育好学生,张宇聘请了15名教职员工,其中有两名来自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的老师。
“学生就业了我比谁都高兴”
去年春节刚过,20岁的张翠娥在家人的搀扶下走出家门,坐上了通往包头的班车。她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这是她第一次上班。
“怎么也想不到我也有工作的一天。”张翠娥是一位美丽的姑娘,但她是一位盲人,在18岁之前她连学校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2005年,她和同样是盲人的弟弟被爱心希望学校接收了。在学校里,她掌握了盲文,又到外地学习了盲人按摩。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张翠娥正式被包头一家按摩中心聘请为按摩师。她不但走向了自立,还能每个月给家里补贴几百元。
“学生就业了我比谁都高兴。”张宇毫不掩饰自己的成就感。
张翠娥是爱心希望学校创办4年多来第一个成功就业的学生。她的就业坚定了张宇实施文化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
“挣钱接收更多的残疾儿童,是我以后要走的路”
张宇开办的特殊教育学校不但救助了残疾儿童,同时也为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白柱是达拉特旗白泥井镇的农民,他有一个4口之家,却没有一个完整的人,白柱右腿有残疾,老婆和两个孩子都是智障患者。
特殊的情况使他家一贫如洗。全家4口人住在没有安玻璃的13平方米平房内。家里一年的收入连吃饭都不够。平时靠村里好心人救济。
2004年一件让他想不到的事情改变了他家赤贫的生活。2004年8月,爱心希望学校的老师实地考察了白柱家的情况后,将白柱的两个智障孩子接到了爱心希望学校,并且免去了所有的费用。
白柱家的两个最大的负担由爱心希望学校接管了。
在谈到两个孩子的变化时,白柱激动了。“以前我家丫头每天就知道在屋里屋外瞎转,现在过节从学校回来,不但会收拾房间还会做饭了。我家小子以前偷村民家的果子,现在也不偷了,而且还会帮我干些活了。”
最近学校又接收了一些残疾孩子和建了新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张宇只知道自己在爱心希望学校总共投入了两百多万元,具体的数字他已经记不清了。
“学校的资金投入很大,我不想学校半途而废,挣钱和接收更多的残疾儿童,是我以后要走的路。”张宇说。
记者问当地的一名中学老师:“您知道张宇吗?”他说:“他是个好人,也是个傻人。”
确实,从最初的别人说他想出名,想图利,再到现在的理解,张宇与他的爱心希望学校走过了漫长的5年。
“我这辈子算是活明白了。”张宇觉得,后半辈子,他的残疾孩子和学校就是他的最大财富了。 (李玉波 赵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