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整治中介无证 房产经纪人恐丢饭碗

2010年11月26日 08:58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房地产经纪行业管理办法》要点

  中介公司要想完成注册,要求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由住建部、人社部颁发的经纪人从业资格证书。

  业主在发布房源信息时,需要与中介签订书面委托合同,一切房源信息和权利义务都以合同为准;新规还将设定一个规范化的操作模式,供行业参照。

  即将出台的房地产经纪行业管理办法,很有可能造成中介行业的一次震动。

  在近日的一场论坛上,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柴强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上述办法原则上已获得通过,有可能在今年12月出台。

  另据本报记者独家获悉,这份由住建部起草的新规,将大幅提高房产中介行业的准入门槛,“无证执业”现象将被明令禁止。这可能影响到全国数十万房地产经纪人的“饭碗”。

  针对二手房交易流程混乱、手续繁琐的现状,新规还将设定二手房交易的标准化流程,“阴阳合同”现象有望终止。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约有60%的房地产中介从业人员没有取得相关的执业资格,且平均从业年限不足1年。多数业内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新规的出台,有可能造成房产中介行业的新一轮洗牌。

  全国6成房产经纪人无执照

  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新规最大的变化在于提高房地产经纪行业的门槛,这一条文对行业的影响可能是“决定性的”。

  按照新规,中介公司要想完成注册,要求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由住建部、人社部颁发的经纪人从业资格证书。而目前北京市的规定为:只要有两张北京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房地产经纪资格证书即可。

  该人士表示,获取“国家级”从业资格证书的难度更大。据了解,上述“国家级”房地产经纪人执业资格考试由住建部、人社部组织进行,考试时间定在每年10月,发放的资格证数量十分有限。

  北京中原三级市场部副总宫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一些房产中介机构不做资质备案,游离于行业协会的管理之外,容易滋生很多问题。以房款管理为例,由于未设专用监管账户,购房者通常直接把购房款交给中介,在完成交易之前,中介有可能私自挪用甚至携款潜逃。

  与企业注册门槛同时提高的,还有房地产经纪人的资格。按照新规,没有执业资格证的经纪人将禁止上岗。而住建部市场监管司司长沈建忠曾透露,在全国房地产业近百万经纪人中,具有执业资质证书的只有几万人。

  “要么参加考试并拿到证书,要么退出该行业。”上述人士表示,由于不少房地产经纪人学历偏低,文化素质有限,这一规定可能造成不少经纪人不得不退出这个行业。同时,大型中介机构将迎来发展契机,而大量不规范的小型中介可能被淘汰出市场,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会长陈同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房地产经纪行业前景明朗,但当前仍存在不少问题,及时规范很有必要。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壮大,房产经纪行业的规模也在膨胀。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全国服务产值(佣金规模)高达300亿,未来三年有望突破500亿元。“链家地产”董事长左辉告诉记者,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及南京这些一线城市,二手房交易量已经超越一手房。

  规范文本严打“阴阳合同”

  “房地产中介行业一直没有法律层面的条文,赋予其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宫萍表示,在法律和法规层面,需要有规范化的制度对行业进行管理。

  “规范化”的缺位体现在二手房交易的各个环节。北京一位资深从业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以房源发布为例,业主提供给指定中介的房源信息很容易被其他中介窃取,并造成 “抢客户”(行话称“切客户”)的现象。个别中介甚至换掉房屋的门锁,从而“霸占”这一房源。

  上述知情人士称,按照新规,业主在发布房源信息时,需要与中介签订书面委托合同,一切房源信息和权利义务都以合同为准。同时,中介机构发布的房源信息中,房屋位置、面积、户型、产权等重要资料必须明晰。

  另外,新规还将设定一个规范化的操作模式,供行业参照。上述人士称,二手房交易流程繁琐,交易环节复杂,不少中介公司自行设定合同范本,容易损害购房者和业主的利益。

  宫萍认为,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可以使得“阴阳合同”等问题出现的频率大大减少,并有助于减少交易环节的纠纷。

  事实上,在二手房交易中,中介机构也有可能成为受害者。上述从业人员表示,对于一些产权复杂的老房子、法院正在查封或者尚未解冻的房产等,如果客户刻意隐瞒,经纪公司仅凭房产证无法辨认产权问题,容易引发产权纠纷。

  林倩表示,产权纠纷是房地产交易中最常见的纠纷,建议新规赋予经纪公司查询产权的权利,从而在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记者 张敏 尚希)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