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楼市调控中,土地市场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提高土地出让保证金、清算土地增值税,到增加土地供应数量以及调整供地结构,再到查处和通报各地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严格监管加大问责等,国土部门打出了一系列土地调控的政策组合拳,紧紧扼住开发商的“地根喉咙”,在终结“面粉贵过面包”历史的同时,整饬市场中的违规违法行为。
另一方面,对于楼市的复杂现状,国土部也已从对土地调控的单兵作战转变为联合作战,频频与住建部、银监会、证监会等部委联手出台相关政策进行调控,“地根”与“银根”的联动效应正逐步显现。
但令人担忧的是,尽管处于调控中,土地市场仍不乏闪现“地王”的身影,尤其是在土地供给放量的年末,不仅一线城市的地价继续保持高位,二三线城市的地价也在迅速升温,这也导致各地今年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再创新高。在未来,如何继续完善土地招拍挂制度,解决土地财政的沉疴,加大执法问责力度,让囤地倒地的行为真正进入历史,这些仍是横亘在调控部门的一道难题。
促增量与调结构
如何通过调控土地市场来解决高房价?增量供应成为今年国土部率先祭出的措施。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曾表示,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房屋销售面积超过土地增加面积、土地供应量远落后于房屋销售量的现象,北京、上海、深圳尤为明显。“要想加大供应量,做大蛋糕,首先即须加大土地供应量。”
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今年住房用地计划供应18万公顷,与去年实际供地7.6461万公顷和前5年平均供地5.465万公顷的数据相比,有大幅度提高。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小套型商品房供地将会放量,计划供应8.0431万公顷,比去年实际供应的全部住房用地规模还大。“在房价持续快速上涨的前提下,各地政府要拿出土地家底,调控住房用地市场。”
对于今年的供地结构,国土部有关负责人还表示,房价上涨过快、过高和商品住房空置率高的城市,要严格控制向大套型住房建设供地。各地务必把保障性住房、棚户改造和自住性中小套型商品房建房用地不得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70%的供地要求,分解落实到拟供宗地。
在土地供应力度空前的同时,地价的暴涨仍不能忽视,而其背后直指“招拍挂”制度的价高者得的原则。
而在今年的楼市调控政策中,均重点提到要合理确定土地供应方式和内容,尤其是4月份出台的“新国十条”,更是明确指出,在坚持和完善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同时,探索“综合评标”、“一次竞价”、“双向竞价”等出让方式,抑制居住用地出让价格非理性上涨。
国土部部长徐绍史在全国两会期间也提到,招拍挂制度最大的好处是防止暗箱操作,但它也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比如说拍到土地后,首付要达到50%,一年内要全部付清土地使用权证所需要的款项。另外,还将从综合评价的指标、房地产企业的资质门槛等方面,不断完善招拍挂制度。
国土部今年3月也首次公开表示将选择城市作为试点,进行土地招拍挂制度的改革,并选择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作为试点,改革的方向是着重完善招标制度,增加招标在土地出让中的份额,改变价高者得的游戏规则。此后,“土地出让未必要价高者得”的字句频现国土官员的讲话中。
而北京早在今年2月出让朝阳区常营一幅地块中,首次采用“暗标”的出让形式,成交地价相比预期少了近20亿元。上海、广州也开始将“勾地”模式搬上舞台。此外,北京、深圳多地“限地价竞房价”、“限地价竞面积”等出让新模式开始试行。
参与互动(0) | 【编辑:位宇祥】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