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限价房车位配比10:3 业主为抢车位数夜排队

2010年12月28日 15:03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上周,丰台区鸿业兴园二区分三批办理车位出租。因为人多车位少,许多业主冒严寒通宵排队,连续一周上演“围火炉抢车位”的“冻人故事”。不少市民对业主给予充分同情的同时,也纷纷质疑车位配比是否合理,在汽车量猛增、停车位紧张的大背景下,本市商品房小区的平均车位配比已经达到1:1,而限价房的车位配比仅为10:3。

  原因

  限价房限制车位由来

  从最低2:1到最多10:3

  提到现场排队受的罪,业主把矛头纷纷指向小区车位少:现在新建的商品房小区1:1的车位都不够,10:3,连一半的业主都满足不了,不是逼着业主路边乱停车吗?

  为什么限价房的车位配比会定在10:3呢?参与过第一批限价房投标的一开发公司徐经理回忆说,2007年初,本市启动了第一批限价房,当时商品房小区的车位配比最低标准是2:1,但实际平均在10:7左右,四环外更高,比如北五环附近的上地MOMA,900户左右,900个车位;领秀新硅谷2500户左右,2200个车位。

  据徐先生介绍,最早,限价房地块的标书上,车位配置也是按2比1要求的,但2007年7月,市规划部门明确,限价房在停车位的配置上,最多10户配3个车位。

  随后的限价房,如鸿业兴园、西三旗项目、清河小营项目、常营项目等也都是按此设计、建设的;有的项目更少,像万科红狮项目,停车位是按照5:1设计的。对于这个标准,市规划部门的解释是,主要是考虑到限价房都安排在轨道交通沿线,公共交通比较方便。同时,也考虑到限价房定位以及购买人群的家庭收入、支付水平,限价房10户配置2至3个车位是比较合适的。

  “这个标准对于开发商来说是件好事。车位配置减少意味着成本降低。要知道,本着节约空间的原则,本市车位建设主要以地下为主,而当时一个地下停车位的平均成本在六七万元,平摊到房价中,一平方米要200至300元左右,而限价房比商品房少建一半的车位,算起来是笔不少的数目,开发商也乐意为之。”徐先生说。

  开发过金隅美和园限价房的金隅嘉业副总王新光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了解读:“限价房限制车位还有一层原因。限价房售价明显低于市场价,是有政府补贴在里面的,标准低一些,可以防止‘有钱人’骗购以及投资、倒卖限价房,让中低收入者真正享受到相关的优惠。否则‘有钱人’开着宝马抢购限价房,就不公平了。”

  现场

  一周三连“抢”

  提前4天排队

  戴着护耳棉帽,脚蹬厚厚的“老棉窝”,身着棉袄棉裤,外面还套一件羽绒服或者军大衣;

  妻子先排一会儿,丈夫再来替,父母能来的也来,实在来不了的,花300块钱,雇人来排;

  从白天到晚上,随着温度不断下降,业主为了保暖,纷纷从家中取来热宝、暖水袋,还有业主端来了炉子,烧起了蜂窝煤,召集大家围坐在一起取暖……

  这就是上周鸿业兴园二区业主在寒风中排队抢车位的情景。

  鸿业兴园二区是本市最早的一批限价房,共有2346户,今年10月底开始入住。

  小孙是11号楼的业主,据他说,业主排队抢车位源于半月前物业公司贴出的一纸通知。

  通知明示:小区开始办理车位租赁手续,地上车位每月150元,地下车位每月350元。其中,地上车位分两批,5号楼至10号楼的业主为第一批,租赁车位数量为233个,12月21日开始办理;12号楼至16号楼的业主为第二批,租赁车位数量为217个,12月23日办理。租不到的,可租地下车位,12月25日办理,数量300余个。分配原则为按排队顺序先到先得。

  2346户,700多个车位,这意味着大部分家庭都租不到车位。为了抢得先机,有人从12月20日凌晨5点就开始排队,到早上9点已排了100多人,晚上8点多,队尾的业主已排到500多号。物业公司开始劝退队尾的人;21日上午,还是有一些根本没希望抢到车位的人在执着排队。

  见到这阵势,一些本该在23日办租赁手续的业主,索性在20日也开始排队,21日下午,217个车位就排满了。来晚了的业主,见地上车位没戏了,又开始排25日的地下车位。小陈是25日地下车位排号的组织者之一,她前后熬了4天,拿到一个地下车位。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慧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