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高房价逼出1000万套保障房 1.3万亿资金从何来?(2)

2011年01月06日 15: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不存在单一的保障房模式”

  新一轮的保障房计划,将公租房列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公租房,这一崭新的提法,是由住建部等六部委,在今年6月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中正式提出,主要为了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也就是俗称夹心层人群的住房问题。

  从政策层面看,中国政府已经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相对完善的保障房体系:经适房、限价房、公租房、廉租房,这四种类型的保障性住房,依次对应从中等到低收入阶层人群的住房问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中国的保障房体系更侧重于经适房和限价房,得到政府补贴、远低于市场价格提供的保障房往往“以售为主,以租为辅”。

  此次住建部提出“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这似乎为中国纷繁复杂的保障房体系确立了主次顺序。但事实并非如此。在住建部新近颁布的《关于报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的通知》中,对于各地的经适房、两限房、廉租房、公租房、棚户区改造占保障房性住房的比例未有明确规定。

  目前,国内明确提出公租房具体建设指标的城市并不多。

  重庆是为数不多的特例之一,也是国内较早进行公租房探索的城市之一。早在2010年2月底,在中央政府尚未推出公租房政策时,重庆就宣布开工建设1300万平米的公租房,占当年该市住房供应总套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在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房地产处处长赵路兴看来,国家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的政策窗口,让这座直辖市拥有了先闯先试的权利。

  另一个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公租房的城市是北京。北京市住建委委员、新闻发言人徐志军在2010年12月14日提出了两个60%的目标,即在“十二五”期间,北京计划新建、收购各类保障性住房100万套,保障房要占整个住房供应的60%,这其中将有60%为公租房。徐志军说,北京住房保障的供应结构将从“以售为主”向“租售并举、以租为主”转变,鼓励群众通过租赁形式解决住房问题。

  赵路兴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北京、上海、重庆这些房价较高、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公租房占保障房的比例可能会比较高。但是在房价平平的三、四线城市,人们可能更需要经济适用房、限价房。赵路兴否认了将重庆或北京模式推广向全国的做法。“并不存在单一的保障房模式。”赵路兴说。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