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贵阳养老地产商机凸显 经营风险较高

2011年01月07日 13:36 来源:贵阳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近年来,在北京、天津、大连、杭州等地,养老地产正成为一个新的房地产细分市场,随着老年公寓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养老地产项目建设方兴未艾。贵阳早在2006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养老地产的概念也被不少开发商所关注,但时至今日,养老地产在贵阳仍是空白。那么,贵阳养老地产有没有市场需求?贵阳是否具备开发养老地产的优势?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养老地产需求日益凸显

  无论在近年的房展会上,还是在各个楼盘的接待中心,越来越多的银发族加入了购房大军,养老地产所蕴含的商机也开始被开发商所意识。

  “我们在2006年推盘时,打出了一个‘亲情户型’的概念,即将两套90平方米左右的户型连通,便于两代人居住,生活上相互照顾,起居上相互独立,从市场的接受程度来看还是挺成功的,后来一些客户又将这一概念进行了延伸,即两代人或亲友之间在同一小区购买两套中等面积的房子,恰当的距离感反而拉近了亲人之间的情感。从这一概念的成功我们发现,事实上贵阳养老地产市场需求正有越来越大。”龙砚东山销售总监尚进说。

  采访中,准备为父母买房的黔籍北京人冯女士告诉记者,她乘元旦小长假的机会返乡,主要是想为父母买一套适宜养老的房产,但是看了包括中心区、金阳新区和花溪区等区域的多个楼盘后发现,贵阳还没有形成养老地产的概念。冯女士说,目前在北京,像太阳城那样的养老地产已相当成熟,可以保证居家式养老、租住式养老,爱心护理、医院、超市、康复理疗等老年人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配套服务一应俱全。随着工作流动性的增大,现在贵阳也有越来越多的老人与子女分居两地,形成了许多空巢家庭,于是,许多子女希望通过设施齐备的专业养老地产解除父母的后顾之忧,使得养老地产的需求越来越凸显。

  在不久前贵阳新闻网进行的一次“十二五”规划网络民意调查中,不少市民提出,近年来“421”家庭模式逐渐增多,在此情况下,通过老年公寓、专业性的养老地产转变传统养老模式已是大势所趋,因而建议加强政策对养老产业发展的引导。

  记者在采访了解到,随着社会福利和个人养老金的增加,老年人对养老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在许多方面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市场期待更高档次、更高品质的养老地产,这不仅预示着养老方式发生了转变,而且也为我市养老地产的发展提供了商机。

  养老地产面临瓶颈

  纵观贵阳楼市,近几年来的发展可谓轰轰烈烈,但养老地产却是一片空白。

  所谓养老地产,主要是指针对广大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规划、设计、建造,适合老年人居住的房产。它不仅包括老年人对物质生活的需求,还包括他们对精神文化和环境质量的需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关注老年地产的开发商大有人在,但是由于养老地产涉及建设与经营,与开发普通住宅相比,开发投入大、开发周期长、投资回报慢,而且后期的经营风险较高,对产品设计配套设施的要求也高,使得普通开发企业不敢轻易涉足。

  贵州铭星房地产开发公司设计总监黄滨认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房地产市场的后续发展,注定了要向着专业化模式转变,关注市场细分,养老地产应该是未来的一个热点方向。虽然贵阳目前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养老地产,但是一些开发商已经有意识地将一些养老地产的设计元素融入到产品中,比如现在很多项目在做设计的时候的无障碍设计等等,这些对于今后养老地产的开发埋下很好的伏笔。

  开发养老地产贵阳有优势

  采访中不少开发商认为,在养老地产开发上,贵阳具备一定的先天优势。黄滨分析,贵阳拥有良好的气候资源和丰富的环境资源,这为开发养老地产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近年来贵阳旅游地产、养生地产等概念不断涌现,养老地产则又延伸这些地产产品的形式。

  从近年来我市房地产发展趋向看,住宅郊区化的兴起无疑为养老地产的开发提供了空间。楼盘要吸引老年客户群,在服务上一定要充分体现人性化,近年来,中天花园、兴隆城市花园等推出较早的一些近郊大盘,已在老年客户服务探索上有所实践。中铁五局(集团)置业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高丽琼告诉记者,在兴隆城市花园,近年来的老年住户特别是空巢家庭,老人所占比例逐渐加大,为此兴隆物业在兴隆城市花园社区医疗配套、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做了不少努力,比如对60岁以上老人通过入户调查建立健康档案,节假日对这些老人进行慰问,通过老年太极队等形式强化对老人的精神关怀等等。

  相关人士指出,养老地产的开发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涉及面相当广,除了前期的开发、运营、管理、服务,还涉及政府的配套政策、银行信贷政策等诸多方面,前景广阔的养老地产开发任重而道远。(记者 赵琳)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慧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