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成都住房保障“升级” 廉租房收入线提至2.8万元

2011年02月16日 17:11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主城区限购令:本市户籍家庭暂停第3套房

  昨日,成都市房管、发改、财政、国土、地税、金融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做好房地产调控工作要求的实施意见》,通过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暂时实行住房限购措施等方式,加大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力度,在满足居民家庭住有所居的刚性消费需求和居民家庭改善居住条件的合理消费需求的同时,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400万平方米

  今年成都将新建、改建、采购、租赁、配建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户区住房400万平方米,超过前三年保障性住房的两倍

  2.8万元和5万元

  廉租住房保障家庭年收入准入线标准由2.2万元提高到2.8万元;经适房保障家庭年收入准入线标准由4万元提高到5万元

  第3套房

  成都主城区暂时实行住房限购措施,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购买第3套住房;外地户籍居民家庭,暂停购买第2套住房

  A

  住房保障

  廉租房:年收入标准提至2.8万经适房:年收入标准提至5万元

  规模

  今年新建400万平方米

  据成都市房管局介绍,近年来成都市逐步健全完善梯度化、多形式、全覆盖的住房保障体系,并确立了廉租住房保障以及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按需建设、应保尽保”的总体目标。

  数据显示,2008年全市新建保障性住房26.5万平方米,2009年全市新建保障性住房55.5万平方米,2010年全市新建保障性住房100万平方米。

  而在2011年,成都市将新建、改建、采购、租赁、配建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户区住房达到400万平方米,超过前三年保障性住房建设总量的两倍。在2011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中,廉租住房4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35万平方米,限价商品住房77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204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住房44万平方米。

  此外,在“十二五”期间,成都市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户区住房将达到2000万平方米,是“十一五”期间保障性住房建设量的5.6倍。

  标准

  经适房收入线提至5万元

  伴随着成都市综合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以及物价上涨等因素,成都将适时上调住房保障补贴标准和保障对象准入标准,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

  依据《实施意见》,2011年成都中心城区廉租住房保障家庭年收入准入线标准由2.2万元提高到2.8万元,调整后的廉租住房年收入准入线标准已占上年度成都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6%左右,在全国同等城市中处于较高水平。

  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家庭年收入准入线标准由4万元提高到5万元,这将使更多无力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家庭纳入经济适用住房保障范围。

  与此同时,成都市将继续加大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力度,扩大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覆盖面。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不仅包括成都市城乡中等及

  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具有本市户籍的新就业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生,还将缴纳一定期限综合社会保险或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非本市户籍务工人员以及在工业集中发展区就业的企业员工纳入保障范围。

  另外,成都将加强监管,确保住房保障公平公正。

  市场监管

  捂盘惜售的禁止参与土地竞买定价超高的将进行清算增值税

  土地管理2年不开工收回土地使用权

  为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成都将强化房地产市场管理和监督检查。严格住房用地供应管理,对开发企业存在土地闲置、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和性质、拖延开竣工时间、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规行为,将禁止该企业及其控股股东参与成都市土地竞买活动。对已供房地产用地,由于企业自身原因超过两年没有取得开工建设的,将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

  严格税收征管,重点对定价明显超过周边房价水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和稽查。在年内全面推行房地产价格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坚决堵塞税收漏洞。

  《实施意见》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商品房预售方案销售商品房,未取得预售许可前不得预售,不得以认购、预订、排号、发放贵宾卡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取或变相收取定金、预定款等性质的费用。违规预售的,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加强预售资金监管,确保预售资金用于商品房项目工程建设,防止出现不按期竣工或“烂尾楼”现象。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