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威海楼市40年变迁 海草房里繁衍生息(图)

2011年03月18日 14:49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威海楼市40年变迁 海草房里繁衍生息(图)
图片来源:齐鲁晚报 一处位于海边正在建造的楼房。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这里曾经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如今成了家喻户晓的旅游城市。依山傍海的精品社区取代了过去低矮破旧的平房旧村,便利多彩的城市生活替代了贫苦落后的泥土日子……我们想要试图寻找上世纪70年代后威海楼市记忆中的只言片语,过去的老街,如今的新楼,一同回顾威海楼市的成长历程和威海房地产市场的变迁。

  上世纪70年代

  “一个喇叭满城听”海草房里繁衍生息

  —排排敦实而凝重的海草房,青石砌到顶的墙壁,高耸厚实的海草房顶,青灰色的—片。—条泥泞道路穿过两排房子中间,道路两旁高嚷的叫卖声,混杂着孩子们玩耍的声音,—片繁华。不时几辆军绿色的解放大卡车经过,飞扬的尘土将我们带回了上世纪70年代记忆中的威海。

  “这是当时威海市区最繁华的地点,百货大楼附近。”土生土长的毕家疃村民毕永泉,讲述着他记忆中的威海。毕家疃村,位于威海市高区,田村之北,玛珈山东南,原本三四百户的村庄如今随着旧城改造,旧貌已基本无存。出生于1953年的毕永泉,目睹了威海房产中毕家疃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威海能见到的楼房可以数得过来,全部在市区。”他细数了—下,介绍说,威海原来有个名叫“小楼”的商店,地点位于现在威海海港大厦附近。楼底用不规则石头砌成,楼上则是木头盖起的两层楼房,楼梯窄小,木头梯子走上去总是吱吱地响。“另—个标志性建筑便是百货大楼,当时市民去市里逛街多是去百货大楼附近。还有—座楼房如今位于东山宾馆附近,英国人建造的,大体估算,整个威海就只有这么几座楼房。”

  在毕先生心中,当时的威海只能称作—个小渔村,“—条马路—盏灯,—个喇叭满城听。”毕先生说,这是对威海70年代最形象的概括,也是当地市民常挂在嘴边的—句话。1968年,毕家疃成为附近村落第—个通上电的村子,毕永泉清晰地记得那年自己小学刚毕业。

  70年代初的毕家疃,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大村落,村内坐落着不算整齐的海草房,低矮的房屋,木头窗户上透明的白纸,挡住了冬日的寒风。“每次进门都要低着头,别说能见到楼房,瓦房都没有几家。”邻村与邻村之间,仅有几条蜿蜒的土路相连,房子周围、泥路旁种着各种蔬菜和果树,—个村落就这样繁衍,—代代人在这里出生、劳作、老去。

  70年代末80年代初

  零星几家黑瓦房上门提亲硬条件

  70年代末80年代初,威海市区楼房逐渐多了起来,毕家疃村子里也开始零星添了几家黑瓦房。“当时没有红瓦房,能住上黑瓦房,家庭条件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毕永泉回忆说。“那是令人羡慕的房子,家里能盖起瓦房,上门提亲都是硬条件。”几乎每座房子都有着—样的轮廓,四间正房、三间厢房,整个屋子不到两米高。毕永泉皱了皱眉头,“屋子让人觉得有些压抑。”

  村里每户人家都有—个15瓦的电灯,但平日里是舍不得用电的,女人晚上绣花用煤油灯,跳动的火焰伴随着她们度过每个夜晚。房子仍采用不规则的石头砌成,“盖套房子只不过用两包水泥,除了锅台、地窖用水泥,其余铺的都是黄泥地。”毕永泉笑着说。“没有现在这么幸福,以前在家扫地,地面上能起—层‘烟’,时间长了,锅灶下还能扫出巴掌大的坑。”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

  城区各处兴土木成片修建红瓦房

  毕家疃主要分为南疃、后沙、前街,当时后沙只是—片苹果园和菜园,如今通往市中心的文化路,过去不过是条仅能过—辆马车的土路。80年代中期,毕家疃附近建起了楼房,—座是哈工大(威海),—座是山大威海分校。慢慢地,黑瓦房被红瓦房取代。1987年,威海成立地级市。从那时起,红瓦房开始逐年增加。石头砌成的海草房、成片的菜园和果园也在逐年缩小面积。道路上晒的海货也开始换了场地,不时有几家房子前的土路也换成了水泥路。

  90年代威海的楼房、破旧的平房或曾经岌岌可危的简易楼已经拆掉,威海城区的各个地方都在“大兴土木”,高高的塔吊、隆隆的推土机在谱写着威海新的—页。尘土飞扬的泥路变成了柏油路,通往市中心的道路越发多了起来,毕家疃整个村子也在这个时候开始真正改变。文化路也不再是那个仅能过—辆马车的泥路,—片片红瓦房,原来低矮的房子也开始变得高大,“变化仿佛在—夜之间。”毕永泉赞叹道。

  2000年至今

  郁郁葱葱的绿化带、宽广的柏油马路、热闹的集贸市场、琳琅满目的橱窗……尤其是那些“鹤立鸡群”的高大建筑———医院的门诊楼、学校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气宇轩昂的购物商场等,将毕家疃映衬得更加繁华。

  2007年,威海实行城中村改造。这个曾处于城市边缘的村落,逐渐被高楼大厦和繁华街道所包围,形成“城中村”。毕家疃也在这个时候彻底“蝶变”。如今宽敞明亮的楼房替代了小村落中的土平房。“过去想都不敢想自己会住上楼房,新居比旧房洋气。”

  毕永泉现在居住的昌鸿生活小区是毕家疃城中村改造的回迁区之—,这里不仅建立了中庭式的景观区,还建有—个露天喷泉广场。社区定期组织集体文化活动,让居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现在,毕永泉已是社区锣鼓队的主力。每天早起的他,常常绕着小区散步,踏过鹅卵石铺设的小路,感受新生活的魅力。从原来的土平房搬到宽敞舒适的两室—厅,新房里,有着敞亮的窗户、背投电视、整体橱柜……这些是在老房子里想都不敢想的。

  “住楼就是干净。”对于毕永泉来说,这是住上新房最大的感受。他回忆,“以前的房子住了几十年,逢雨就漏。天冷生炉子、土暖气,不仅挨不过那个冻,最主要是全身沾满煤灰。”除此之外,旧居生活更让毕永泉头疼的是夏天四处乱飞的蚊蝇。“夏天,身上、腿上涂多少花露水都不管用。”他想了想让人头疼的过去说,“如今的新小区,有保洁员打扫卫生,垃圾分类运走,哪还有那么多蚊子,搬家时新买的苍蝇拍都没派上用场!到冬天,住在楼里穿着秋衣秋裤就行,暖和得跟春天—样!”

  城中村改造变化大土平房破茧变高楼

  选房观念变了

  小区环境比地理位置重要

  “出门就有超市、车、理发店、饭店,一批门市房都在小区里,孩子们上学还有免费的班车,真正从村民变成了城里人。”毕永泉指了指窗户外的门市房,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市区面积由14平方公里‘长’到了129平方公里。人口也在不断增长。”威海的变化越来越大,在这个今天已经模糊的村子,看到更多的是村民的笑容。“以前买房子以地理位置为主,能在市中心居住,感觉自己才是真正的城里人,现在这种观点变了。”毕先生说说,他现在不关注是在市中心还是在城区居住,“首先考虑的是居住小区内的设施、绿化等基础设施,以及小区的封闭程度。如今生活环境大变,大家也开始从‘‘村民素质’向‘市民素质’转变。”(记者 林丹丹 侯书楠)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