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出台的年度房价控制目标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就在“控涨令”可能变成“催涨令”、楼市调控可能加强等猜测大行其道之时,早已公布房价调控目标的昆明楼市已现疲态:面对高房价和较高的购房门槛,部分购房者陷入观望;开发商谨慎延迟新盘推售时间,更有甚者已经在悄然转让土地;一手、二手市场成交量均现下滑……楼市博弈继续,更多调整或出现。
被指“流于形式” 10%房价控制目标已被要求“酌情调整”
3月31日是国务院要求各城市公布年度房价调控目标的最后一天。据记者梳理,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宁波、重庆、贵阳、太原、海口、西安、兰州、沈阳、郑州、昆明、济南、合肥和武汉等地出台房价控制目标。有消息称,全国600多个城市共有50多个城市公布目标,仍有近九成城市未定调控目标,“控涨”房价任务艰巨。
房价控制目标月底匆忙密集出台
多以GDP和参照当地收入增幅
1月28日新“国八条”公布,提出“各城市政府必须制订2011年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的要求。但在之后的近两个月时间里,只有少数几个二、三线城市陆续公布。直至3月的最后几天,多个城市的房价调控目标才密集匆忙出台。
从大多数城市公布的房价控制目标看,大多数设定的调控目标都是与各城市GDP增长或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挂钩,且绝大多数涨幅定在10%-15%左右。在已出台调控目标的城市中,北京是目前惟一提出房价要“稳中有降”的城市。对于各大城市的反应,住建部已于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听取民意,对已公布的房价目标“酌情调整”。
分析指出调控目标流于形式
收入增幅与房价涨幅概念不同
业内人士分析,中央有调控要求,但各个城市的发展情况不一样,所以中央在房价控制目标上没有限定死,而是让各个城市自己定,这样的方式更灵活,可也同样给地方留了较大空间,很可能让调控目标流于形式,无法落地。
市场上已经有不少言论指出“将各地房价控制目标与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挂钩很荒唐”。
经济学家马光远就分析,居民收入增长水平与房价涨幅水平是两个不同概念,房价增长所带来的购房压力,用居民收入增长同等水平难以填平。以上海为例,根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000元左右,增长10%只增长了3200元,而上海2010年平均每套房的价格为260万元,增长10%意味着增长了26万元,而这26万元,相当于一个居民8年不吃不喝的收入。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央已经要求各地“酌情调整”已公布的房价目标,这意味着中央已经为后续调控预留了空间。北京的做法下一步可能被各地效仿。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