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重庆市部分二手房降价一成 大户型降幅更大

2011年05月04日 09:53 来源:华龙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受今年春季房交会二手房成交量大降影响,部分业主开始甩卖二手房。昨日,记者走访我市二手房市场发现,二手房价格平均降了一成左右,套内面积超过110平方米的大户型住宅,降价幅度更大。分析人士表示,在楼市调控面前,非品牌小区的大户型住宅受冲击最大。

  个别二手房降价两成

  “最近,部分二手房业主开始降价卖房了。”昨日,顶杰置业公司总经理秦文蒸告诉记者,和前段时间相比,最近二手房价格的降幅有所提高。如渝中区下半城一套2010年的二手房,建筑面积50多平方米,目前的价格已经比前段时间降了超过两成。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九龙坡区谢家湾一套三室两厅的二手房,现在总价78万元,和之前的挂牌价格相比,低了8万元。沙坪坝区杨公桥一套三室二厅的二手房,现在总价72万元,比同等房源低了7万元。沙坪坝模范村一套总价63万元的二手房,原本挂牌价71万元,现在则少了8万元。南岸区麦德龙附近的一套二手房,原来总价80万元,现在新挂牌价73万元,降了7万元。

  中原中国高级分析经理孙刚说,现在部分二手房挂牌价格下调的力度较大,综合中原在重庆的70多个门店和其他中介公司的成交情况来看,与今年一季度相比,二手房降价力度更大,调整幅度超过一成。

  大户型住宅降价15%

  从户型来看,大户型二手住宅降幅更大。孙刚表示,套内面积超过110平方米的二手住宅,降幅在15%左右。

  琴琴房产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江北区有套建筑面积155平方米的大户型住宅,均价6000元左右,总价从95万元一路降到89万元,看房者超过20个,但无一人“下叉”。为什么降了6万元仍无人购买?记者联系上了其中一位看房者朱军。

  朱军告诉记者,他在主城区一建筑公司当经理,准备把老家的父母接到主城区居住。“降到92万元的时候,我差点买了。”朱军说,他是晚上去看的房,对户型、朝向与配套都比较满意,当晚就准备和业主签合同,但由于那天看房者较多,业主没有同意。回家后,朱军和家人算了一笔账:三成首付要花近28万元,还有5.5%的营业税、3%的契税、3%的中介佣金,入住后还要自己添置家具、家电,算下来要45万元现金才能搞定。“我如果有45万元现金,还不如买更好一点的小区里面积稍小一点的二手房,甚至可以去买新房。”朱军说。

  中国指数研究院高级分析员郭雨明说,大户型普通高层二手房,现在市场上鲜有房企开发。有能力买下这种大户型住宅的购房者,一般都是改善型需求,对他们来说,与其买二手房,还不如买套好点的花园洋房。在调控面前,非品牌小区的这类大户型住宅受冲击最大。

  分析

  二手房降价恐带动一手房降价

  “二手房降幅从春节前后的5%,到现在的10%,与持续调控有关,但春季房交会的状况无疑是导火索。”中原中国高级分析经理孙刚说。

  在今年春季房交会上,钢运房产总经理张凤革曾告诉记者,无论是看房量还是成交量,和往届房交会相比,今年二手房的下降幅度都很大。现在如果有一单业务,置业顾问会迫切希望业主当天敲定,而半年前,即便是有客户流失,置业顾问也不会太在意,因为生意多得做不完。

  亿房研究中心主任郑军华说,经过一年的调控,楼市的投机资金挤压得差不多了,现在楼市里的投资客已近“绝迹”。由于银行信贷收紧,民间信贷实际利率升高,在温州,月息5分、6分的贷款并不少见,折合年息超过60%,这吸引了不少楼市资金回流。“对一些投资客来说,哪怕把房屋按市场价降低两成出售,仍有得赚。”郑军华说,调控下,未来房价上升较难,如果把资金从楼市抽出来放贷,按照60%的年回报率,收益很高。

  “二手房价格下调,我们的新盘价格也得下调。”昨日,一品牌房企的营销总监告诉记者,他最近正安排人手调研北部新区某区域的二手房价格,几个月后,他们公司在这里将有新楼盘开盘。“新盘附近同品质的二手房每平方米售价是5000元,如果新盘定价7000元/平方米,成交量肯定不会高。”该营销总监说。

  郑军华表示,二手房价格走势往往是一手房市场走势的信号,2008年的房价下跌就是先从二手房开始的。在市场观望情绪比较浓厚的情况下,二手房先降价会吸引一部分购买者,进而加剧一手房的观望情绪,降低一手房的成交量。这时,一手房就会被二手房拖着降价,楼市就会出现较大规模的优惠。

  但孙刚表示,还可能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如果一手房降价导致成交量增加,进而刺激了需求,市场也有回暖的可能。而市场回暖的显著特征就是“量价齐升”。(记者 柴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慧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