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昆明城中村改造拆迁户:困惑的现在与迷茫未来

2011年05月09日 15:37 来源:云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昆明的城中村改造从启动开始已有3年,原来的居民生活有了改变,从原来的“村居生活”到现在的社区生活,老人们生活得怎样?从昔日的房东变为租房者,拆迁户们心里经过了怎样的不安?身价一夜间飙升百倍,新的“富二代”们怎样才能经受住考验,走上一条自食其力的道路?

  老人的困局:养老不易

  张奶奶今年80多岁,是西山区白马庙片区城中村改造中搬出的拆迁户之一。她介绍说,自家房子今年1月拆迁后,就搬来西山区内的这个小区租房,和四儿子、儿媳及孙子同住。“原来住在城中村里虽然环境脏点乱点,但可以经常见到另外3个女儿,对我有个照应。如今村子拆了,儿女们都散开住,小女儿说一个月才能来看我一回……”说到这里,老人有点无奈,言语中隐藏着悲伤。张奶奶说,老伴前些年去世后,老伴厂里每月给她发150元抚恤金,村里每月也发养老金给她。现在村子拆了,也不知道到哪里领养老钱。

  坐在一旁的杨奶奶说,拆迁后,她的补偿金全由儿子掌管。杨奶奶说,另外一个村搬来的李奶奶,儿子除了管她住,啥都不管。天天在小区内以拾垃圾为生。

  据了解,在城中村里,建盖房屋时所用的资金大部分是老人的积蓄,儿女们负担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拆迁补偿金下发后,多数老人都不能自己掌握这笔钱,大多由儿女掌管。但一些儿女们拿到钱后,并不一定花在老人身上,老人花多少钱要看儿子儿媳的脸色。

  因为城中村拆迁,老人们反而失去了“经济来源”,他们成为新的城市居民,却无法享受到和城里老人一样的养老待遇。让人不禁要问,农村老人的补偿金只能让儿女代管么?

  中年人之烦恼:后无退路

  57岁的海大妈也是白马庙片区的拆迁户,拆迁前一家人有着300多平方米的自建房。因为拆迁,曾是房东的一家人只得靠租房居住。原来靠收租维持生计,现在每个月有近1400元的生活补贴,她和老伴租房的费用每个月1200元,这样算下来剩余仅200元维持基本生活。

  拆迁后,海大妈要了200平方米的回迁房以及50万元的拆迁建房补助金。虽然有房也有钱了,可是谈及未来海大妈却满面愁容:“这些钱就是我‘卖骨头’的钱了,我和老伴都快60岁了,后半生就靠这50万元钱生活、看病、吃饭。俗话说,死水不经瓢舀,原来当房东时一年下来租金也有四五万元左右,好歹有个保障,房子拆迁后靠什么维持生计也不知道。”

  记者了解到,像海大妈这样以前靠收房租过日子的城中村住户不在少数,他们原来每个月总有两三千元的房租收入,年底村里还会分红。现在,手里虽然有几十万元钱了,但是因为年纪也大了,不敢冒险拿钱去做生意、怕万一投资亏本就没有退路,这钱只敢保守地存入银行。让海大妈最为担心的是“眼下通货膨胀越来越厉害,不知道过几年后,这些钱还够不够我们看病、生活。”

  “富二代”之忧:未来多远

  对于年纪在30多岁这一代来说,在同龄人眼中,他们是资产过百万的“富二代”,年轻、富有,而他们拥有着财富,也拥有不为人知的烦恼。今年30出头的秀琼在拆迁前与父亲相依为命,因父亲年迈,家中经济全由她做主。在拆迁中,她选择全部要回迁房,大概500平方米。她打算等房子建好,再由房地产商回购她手中的房子,那个时候还可以大赚一笔。按照二环路以内的房价12000元/平方米,那时她至少可以得到600万的房款。“拿着这些钱,我打算去做生意。但是我读的书不多,要用好这几百万的巨款做买卖实属不易。”讲到这里,她很迷茫。

  35岁的小林当年读到初三,家里送他学开车,15岁离开家去当学徒,现在他靠开微型车拉货维持生计,他的妻子以做饰品批发在螺蛳湾开店,一家人的生活还算殷实。但是,村里的年轻人,夫妻都有工作的家庭并不多,很多人只能打点零工,更多的是闲散在家。

  据了解,大部分城中村里30多岁的村民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培训,在没有拆迁以前,因为家中多多少少有固定的房租,他们不愁吃穿,很少担心自己的未来。而现在,虽然“身怀巨款”,但出于坐吃山空的担忧,他们更多的是迷茫。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慧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