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历史古城因"旧城改造"被拆 缘何难容"活化石"

2011年05月11日 11:19 来源:安徽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其实所谓历史古城,每每就在我们身边。古城是历史演变的“活化石”,对于研究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文化和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

  近几年来,房地产业兴起,许多城市开始了对旧城区的改建和更新工作。城市的新陈代谢是必须的,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又有进行保护的要求,城市的特色也要继承。继承和发展之间产生了矛盾,历史传统和现代化都是人们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去认真对待,如何做好古城保护和旧城改造工作。

  据悉,历史文物古迹之消失,有因长年风吹日晒导致的物理和化学性破旧,有困于经费不足而做不到及时充分修缮和保护,更有“大规模、有计划、人为”地破坏。造成这样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首当其冲就是“GDP中心”思维。当前在很多领域,政绩评估的个人功利成分浓厚。按目前GDP核算方式,“旧城改造”中,“毁城”也产生GDP,“造城”更产生GDP,越是地价高的位置,数据回报越丰盈。其次,一些城市规划存在问题。城市规划本来就是一座城市生存 “宪法”,应有最大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应在规划中广泛达到社会共识和各阶层利益的妥协;城市规划,又是一门科学化的技术过程,必须要有前瞻性、持久性和效益性。然而,一些地方的城市规划却往往具有随意性,缺乏充分的科学论证。再者,文物古迹保护法规的偏弱,也助长了高举“公共利益”旗帜的毁城运动的气焰。

  我们必须要反思,为什么人们在越来越重视文物保护,越来越有能力和财力保护历史文物的同时,却是越来越多的文物古迹在历史古城中消失?

  中国的城市不像欧洲国家的城市那样出现过衰落的现象。大多数城市即使新城区发展很快,老城区还是商业繁荣、人口集中的地方。因此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旧城区成为房地产商热衷之地,虽然改善旧城的环境,但改建后旧城区的建筑容量大大增加了,人口增多,交通更加繁忙,基础设施不堪负担,结果又得重新调整改建旧城区。久而久之,历史古城就消失了。

  一座历史古城缘何不珍惜其历史“活化石”,这是一个让人困惑不已的谜题。殊不知,中国的历史古城,兼有保护和更新的双重要求。面对祖先们留下的珍贵财富,我们必须不遗余力地予以保护。对历史古城,应该很好地珍惜它、合理地利用它,让它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源泉。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历史古城保护、利用和开发的三者关系。其实,这方面在国内也有特别好的范例。比如浙江的西塘、乌镇,它们的新区开发由政府来引导,原有的旧区就让它保存着,发展旅游,也做好了利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摒弃对历史古城认识上的误区,放眼世界,以对传统文化敬畏之心,去呵护家园不可再生的历史文物资源,对整个民族文化财富而言,则幸甚矣!郭耀华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