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昆明张官营的刘红英大妈,是昆明最早享受到城中村改造成果的村民之一。
由俊发地产改造的张官营村,如今已经成为昆明城市新的民生地标。
搬进新家以来,刘红英大妈和其他许多村民,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她总是感谢党和政府做出了城中村改造的英明决策。
作为昆明城中村改造大军的新成员,昆明温州总商会常务副会长、云南鑫潮集团董事长苏忠明说:“昆明的城中村改造政策仍然给参与企业创造着不小的发展空间。”
在城中村改造进程中,昆明始终注重平衡村民—参与企业—政府三方的责权利,尤以村民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了总体改造的平稳顺利。
民生第一
昆明市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表示,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昆明市始终强调政策的引导功能。
政策制定无不围绕村民福祉来展开。
昆明市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提供了重要政策保障。这些政策无不凝聚着对民生的关切。在决策者看来,城中村改造,决不只是盖房子。
昆明市坚持规划先行,规划为民生服务,每个改造的城中村均要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合理配置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方案经市规委会审议后严格执行。未经审核和列入实施计划的改造项目,不得擅自启动拆迁改造,以保障改造工作有序开展。各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在解决城中村自身问题的同时,承担了一定的完善城市功能的责任,兼顾了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昆明城中村改造强化公建配套。这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均由参与改造的企业出资建设,建成后大部分都将无偿交由地方政府管理,供当地居民使用,以实物资产形态体现政府的土地收益。通过城中村改造,配套了公共基础配套设施,改善环境卫生条件,消除了安全隐患,提升了城市品质。
老百姓说了算
昆明市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说,城中村改造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昆明市在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中始终把以人为本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民意,人性化改造,即城中村改不改大多人说了算,选择哪种补偿方式百姓自己说了算。
第一,尊重民意,自主选择。昆明城中村改造的主体是村(居)民,在改造中,昆明市坚持尊重民意,对改造的城中村,先征求村(居)民意愿,90%以上村(居)民同意、70%的公共户单位的同意后才实施改造、拆迁。村民根据政府制定的补偿安置方案,自由选择货币补偿、原址商品房回迁。
第二,以人为本,人性化拆迁、改造。在城中村改造中大多数项目均采取“先安置、先搬迁、后拆迁”、“先建回迁房、后建商品房”模式进行。同时,向动迁户发放临时安置补助费、搬迁补助费和停产停业补偿费、搬迁奖励费、特困补助费等费用,让动迁户在过度期内生活有着落、住房有保障。
第三、村民全程参与城中村改造。昆明城中村改造从改造区域划定、改造片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户型设计、建设整个过程中均让村民全程参与并征求村民同意。让村民全程、透明地参与到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成为推动改造的主要力量。
安置工作成民生经典
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政府将城中村改造作为重大的“民心工程”、“幸福工程”、“德政工程”。在改造过程中,坚持把“让村民在改造中得到实惠”作为落脚点,在政策设计上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惠及百姓,让城中村村民在改造后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实现改造成果共享。
第一,动迁户可以享受地段改造后的资产升值、环境改变、生活品质提高的成果。村民选择原址回迁,可享受4层300平方米的回迁安置房,实现资产升值,共享城市建设成果。在已经实施的改造项目中,据统计,90%以上的动迁户均选择原址回迁。
第二,让利于民,产权由“小”变“大”,让村民资产升值。昆明在城中村改造中,实行招拍挂出让土地,土地性质转变后,将村民过去在宅基地上的小产权房一次置换为商品房。
第三,对纳入整合改造范围内的破产企业、困难企业、老旧小区的居民,房屋所有权证载明的住宅面积低于国家保障性住房最低标准的,按国家最低住房面积标准进行安置补偿。
第四,村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改造中得到提高。在“让村民在改造中得到实惠”的思路操作下,村民获得的原址回迁房屋,居住环境改善,安全指数提高,房屋出租率提升,居民租房收入显著增加,大幅增加了村民的财产性收入。此外,在改造中,进行了教育、卫生、商业等资源配置,村(居)民生活水平、生活环境、生活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村民乐补理财课
昆明市城中村改造领导小组认为,有形改造是对城中村建筑形态、外部环境的改造,属于硬环境的改造。无形改造则是推进城中村村民的城市化,属于软性改造。昆明市在城中村改造中始终坚持有形改造与无形改造相结合,二者联动,全面推动“人的城市化”。
改造中,昆明将原村民纳入城市统一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参与昆明市的医疗和养老保险,享受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同时对城中村村(居)民进行针对性的知识技能培训,为村(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工作机会、受教育途径等方式,使其真正融入城市。
在城中村改造中,由于昆明市让利于民的补偿政策,大量城中村村民资产升值,身家几十万资产比比皆是,不少村民有了上百万资产。针对此,街道办事处、社区组织村民学习理财等培训,让村民学会理财,加速村民向市民的转变。
实施城中村改造后,基层管理组织由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逐步将城中村改造成为现代化的城市社区,使之成为和谐昆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完善了医疗、教育、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使每一个社区成员真正享受到“同城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责任。(记者 李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