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一底,青砖白缝,传统的坡屋顶。广阳镇银湖湖畔,一幢幢极具“重庆味”的“巴渝新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在满坡灿烂的黄花映衬下,宛若一幅绝美的田园诗画,勾划出广阳农民美好的生活画卷。
这是广阳镇湖滨民俗庄园。颇具文化气息和休闲意味的名字,让人很难想到这里居然是该镇农村危旧房改造的集中安置点。如今,堪比小区的生活环境,城乡一体的生活配套,让这里成为巴渝新居示范点。
市、区相关领导一致认为,这不仅是南岸区新农村的亮点,更是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银湖村是广阳镇一个纯农业村,尽管本村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散布于美丽山水间的一栋栋农村危旧房,却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成为该村生态旅游“走出去”的障碍。
2010年,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改善辖区人居生活环境,广阳举全镇之力实施银湖农民新村建设,打造巴渝新居示范窗口。目前,共200户的改造任务已完成70余户。
“农房最大的问题,是使用功能不配套、人畜不分离、卫生条件差,为此,我们将过去零星散居的农户集中起来,统一建设集中居住点,让农民住得方便、住得漂亮、住得闹热。”广阳镇负责人说。
一幢幢具有川东民居建筑符号的小洋楼,为银湖村点缀出另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与此同时,镇里先后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建设了银湖敬老院、银湖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银湖社区游园、集中生化污水处理池,实施了庭院绿化,完成了谭长路白改黑,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等配套设施……一个“城市化”的农民新村拔地而起。
巴渝新居建设,不仅改善了银湖人的居住条件,改变了农村破旧面貌,也有力推动了该村的生态旅游“走出深闺”。
通过对文化品位和地方特色的挖掘提升,为新农村建设赋予文化内涵,广阳利用自己“龙舟之乡”的美誉和龙舟会在银湖举行的优势,将银湖村的集中安置点定义为“湖滨民俗庄园”。
每年粽子飘香,龙舟竞渡。民俗文化,成为广阳独有的品牌和口碑。
农业村变脸,新村实现“城市化”
小青瓦、屋檐头、石板路、穿斗梁柱,一幢幢具有川东民居风味的农家小洋楼,成为广阳秀美山水间的一道道靓丽风景……广阳镇村民谈到巴渝新居时,都说像城里的小区。
而在改善民生,提升农民居住品质的同时,定位为“东部港口新城、江南开放窗口、生态旅游强镇”的广阳镇也希望通过巴渝新居建设,展示全镇形象,进而推动都市旅游产业发展。
目前,广阳共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400户,巴渝新居建设350户,投入资金1300万元。
“白改黑”后的谭长路
告别滑坡点,农民住上“江景房”
与银湖村湖滨民俗庄园的“提档升级”不同,对喻家沱地区玉泉滑坡点的31户村民来说,农村危旧房改造更像是一项“生命工程”,依托这一契机,他们得以告别滑坡点,开启新生活。
尽管盛夏的酷暑已经袭来,61岁的赵广福仍然乐得每天往鸡公咀跑。就快要装修了,他总觉得这房子好像看不够。
老赵的新房就在第二栋,独栋的小楼依山而建,从小院望去,广阳壮美的江景尽收眼底。
“这里要装一面电视墙,这里摆沙发,院坝头再种点花……这房子就有点别墅的味道了哟。”在130多平方米的新房里来回比划着,老赵笑得合不拢嘴。
赵广福在玉泉住了半辈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那里一直是重庆市挂牌监控的地质滑坡点。每逢暴雨时节,村民们无不提心吊胆。去年6月的一场暴雨,更是让大家投亲靠友在外住了好些天,警报解除才得以回家。
“大家都巴望着早点搬家,过上安稳的日子。”赵广福说。
随着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巴渝新居建设的开展,广阳镇党委、政府将其作为一项惠农、利农的重大民生工程深入推进。
玉泉滑坡监测点,便被列为其中的重点改造范围。
而在改造前,为充分尊重民意,镇里还多次召集村民开会,确定改造方案。
“最终,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我们集中建设了15户巴渝新居,其余的则通过货币补偿的方式,由村民自建,顺利实现了玉泉滑坡监测点的整体搬迁。”广阳镇负责人说。
据介绍,集中安置点的15栋新居已于今年3月全部完工,镇里为此投入250余万元,老百姓平均每户只自掏腰包2万元左右。
涂上金黄色
农房有了“枇杷味”
近年来,广阳回龙枇杷基地在全市声名鹊起,6000亩优质枇杷不仅致富了一个村,还使广阳镇这个南岸区乡村风味最浓厚的小镇走出了一条推进城乡统筹,第一、三产业有机融合的都市乡村旅游的路子。
在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和巴渝新居建设中,广阳镇结合自身优势与特色,将新农房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使巴渝新居不仅成为了展示广阳形象的窗口,也成为进一步推动该镇都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
一望无际的枇杷园里,黄灿灿的枇杷挂满枝头……又是一年枇杷成熟的季节,回龙枇杷基地,金黄的色调,彰显出一片生机。
与这一片金黄遥相呼应的,是散布于枇杷基地附近的崭新农房。除了小青瓦、坡屋顶、木门窗等巴渝新居的传统元素,为了突显这一区域的枇杷主题,这些农房全部穿上了金黄色“外衣”,与枇杷丰收的喜悦融合在一起。
如今,这些靓丽的“小洋楼”还多半承载着另一个功能———农家乐。
代光海便是其中的一户。眼看新一届枇杷节要开始了,他正忙活着添置些被套,以备住宿需要。“去年光是餐饮这块每天都有四五百人的接待量,今年又搞了住宿,可能人还要多哟。”对代光海来说,接下来的这个月注定是忙并快乐着。
“去年枇杷节期间,我们的农家乐接待能力还略微有些吃紧。随着巴渝新居建设,越来越多的农户转型发展农家乐,今年的接待应该是不成问题了。”广阳镇负责人说。巴渝新居建设,让生态旅游、农家乐成为农民新的增收致富方式,让广阳农民的生活更幸福。(刘欣 王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