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我们的伟大祖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住房、吃饭、穿衣、交通、娱乐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家住黔灵社区的九十高龄退休老医生陈吾华感慨万千。他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住房是老百姓安身立命之本。”老人以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眼中改革开放三十年里贵阳住房的变化。
“60年代的时候,套房稀少,棚户众多,‘干打垒’房也算富足。”老人摆起了自己的居住史,那是一栋木房子,人踩在地面上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遇上下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一层楼七八家住户合用一个厕所和一个水龙头,厨房、卧室、客厅一居多用,那时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住上砖房,能有单独的卫生间和厨房。”
1985年,老人搬进了单位分配的70多平方米的5层楼红砖套房,家里有了卫生间、厨房。由于楼房屋顶有个大平台,住在楼里的邻居每天早晚常常聚集在楼顶平台上聊天,看贵阳城,比起周边矮小的棚户区,这栋楼已是“鹤立鸡群”。
“迈入21世纪,我们全家的住房环境又有了一个大幅度的提高。”老人说,他的5个子女都相继买了新房,这些房子入住前都装上了煤气、暖气或者空调。冬天进家可以脱掉笨重的大衣,做饭再也不用煤火,直接打开煤气就能炒菜做饭,居家生活越来越舒适。
老人乐呵呵地说,住房最能体现时代的变迁:从建国时的居者“忧”其屋,到房改时的居者“有”其屋,再到现在的居者“优”其屋,贵阳人的住房梦随着社会的发展正在不断飞跃。(蓝晰)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