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行驶在内环高速茶园段,放眼望去,一个错落有致的“别墅群”掩映在真武山脉的苍翠山林间———这并非某个高档楼盘,而是长生桥镇茶园村祠堂坡的巴渝新居集中点。
如今,这一工程已成为巴渝新居建设的样板,不仅在南岸区内推广,更成为全市的示范。
2010年10月18日,国家民政部救灾救济司领导在走访该项目后感叹:“如果我们的农村居民都能住上这样的农民新居,和谐社会的建设就前进了一大步,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将会提高很多。”
而在市建委专家眼里,祠堂坡的巴渝新居就是我市巴渝新居建设的榜样,是“标准最高的巴渝新居”。
事实上,在实施巴渝新居建设前,茶园村祠堂坡曾是个让人避之不及的地方。房屋破败不堪,生活条件落后,“没有污水无害化处理,有些人家里甚至还在用煤油灯……”村民们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十分强烈。
“推进巴渝新居建设,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主要载体,是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也是建设‘宜居长生、宜居南岸’的现实举措,顺应民心,关乎民生,意义重大。”长生桥镇党委书记喻先发表示。
2009年11月,祠堂坡巴渝新居建设启动。对于长生桥镇来说,这不仅仅是为房屋“穿衣戴帽”的“农房革命”,更是一次颠覆村民传统吃、住、行、用的“生活革命”。这里建起的不仅是一栋栋精致的川东民风的农家小楼,更是一个配套齐全、生活舒适、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农民新村。
为保证这一工程真正顺民心、合民意,长生桥镇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科学选址;在建筑施工上,采取“1+1”建筑结构,选用市编制的《巴渝新居通用图集》中的19号图集,确保结构设计合理,功能配置齐全,建筑安全牢固。
更重要的是,在项目建设中,长生桥采取“腾笼换鸟”宅基地置换的建设模式,集中兴建,有效创新,既实现了集约用地,又切实解决了建设经费渠道来源的难题,为全市的巴渝新居建设探索了一条有益的路径。
通过一年建设,一个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居住舒适、人民满意的农民新村伫立在南山之畔。
这里不仅有仿古青砖的巴渝新居,还有农家书屋、医疗卫生室、健身小广场等“六通”、“六有”的设施配套。
35户村民乔迁至此,他们在自家小院种上了灿烂的蔷薇;他们在生活小广场唱起了红歌;他们用上了洗衣机、冲刷式厕所;他们忙里偷闲,会走进农家书屋,学习农业技术,关心国内外时事;他们会在小超市添置生活用品,在医务室解决头疼脑热……城市化的新生活,让村民们大呼“很幸福”。
据介绍,今年,长生桥镇还计划投入4000多万元,在凉风村新建占地面积约68亩、120余户的“巴渝新居”聚居点,让更广大的农村群众享受到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让农民享有更优越的居住条件和配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