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建设目前已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新浪微博上,有关保障房的话题超过12.6万多条,在腾讯微博上则有29.7万多条相关微博。在百度上输入“保障房建设”,跳出620多万条相关信息。
而随着近期大规模保障房建设全面推开,网络上反映保障房问题的网帖也越来越多,这些网帖集中揭露了目前保障房存在的被“骗购”、“福利房”和质量差三大乱象。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对有关网帖进行梳理、核实时感觉到,保障房应该分给谁、如何分,如何保证建筑质量、配套设施,如何建立有效的保障房监管机制,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乱象一】被“骗购”
核心网事:网贴曝光多地保障房“骗购”事件
日前,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在其网站上公布了深圳市第二次保障性住房终审公示二榜名单,并对保障房虚假信息申报者下发了第三批290份《行政处罚预告知书》。与前两次共查处45名涉嫌申报虚假信息骗购者相比,本次查处行动不仅人数大幅上涨,而且因处罚名单中再次出现了身家百万的“富豪”申请者,再度引发网民关注。
在杭州,有网帖爆料经济适用房骗购现象严重。而杭州经济适用房主管部门只在2009年查实14套经济适用房系虚假资料骗购而被收回。
此外,在北京、武汉等地,不断有网帖曝光当地保障房被“富翁”等不符合条件人群骗购的情况发生。
记者观察:加大骗购者的惩处力度
针对不断发生的骗购现象,深圳目前已初步制定了对骗购保障房者最高处罚20万元的新政策。舆论普遍认为,目前我国已出台地方性保障房违规惩处标准的城市中,大多只是对违规者处以几千元的罚款和几年之内不得再次申请。这样的处罚力度相对于申请到保障房的巨大利益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只有不断加大违规者的处罚力度,才可能真正起到震慑作用。
在网民曝光保障房“骗购”事件后,有关政府部门大多表示,公示名单经过初步核实且符合条件。但网民担心的是,信息虽然公示了,审核程序却流于形式,公示信息也遮遮掩掩。“为何名单筛选、公开摇号等事情不在网上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网民“荻寒”抱怨说,“很多在街道办事处就被卡了,就随便找个理由,连到房管局参加摇号的机会都没有。”
网民建议,有关部门在确定保障房名单的所有环节和操作程序中,都应该公开、透明,在资格审查中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保障普通民众与公职人员等享有均等的机会。同时,加强对保障房的监管,建立严厉的问责机制,严肃处理骗购人员和相关责任人。
【乱象二】“福利房”
核心网事:保障房被公职人员“团购”
福建龙岩市经济适用房建设近日被一名叫“福建龙岩人”的网民在天涯、大旗等多家网络论坛发帖质疑。网帖称:龙岩市经济适用房被某些公职人员“团购”,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占了申购者的近20%。
此外,陕西省山阳县被网民曝出,在900多名经济适用房申请人公示名单中带职务者多达100多人,其中不乏“乡长、镇长、执法队长、所长”,还有的直接标注有“科员、副科、科长”等字样。山西省忻州市首例限价房项目被网民爆料称,已经成为当地干部福利房,而且这些限价房被大肆高价倒卖牟利。海口市一个社会公共福利项目限价房被仅仅针对部分特定人群销售也被网民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