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筹集是难题
国资委在《通知》中要求,房地产开发类央企“要抓住各地在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投资补助、财政贴息、融资、税费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的机会”,“将保障性住房与商业性房地产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但是实际上,保障房建设“资金”问题一直都是困扰包括“央企”在内的众多企业的一大心病。
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认为,央企近年之所以大规模涉足房地产行业,主要是受高额利润的驱使。如今国资委鼓励央企建保障房,本意是强调出于社会责任,这是积极的。但是从操作层面,如果兴建保障房的利润率不确定或处于微利水平,将难以吸引央企大规模介入保障房市场。
“金融和国家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是影响保障房进展的重要因素。”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央企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表示。
他坦言,除了政府筹资,保障房建设所需大部分资金需要企业自己筹集。从今年融资政策来看,将更加倾向于保障性住房投资,但是具体执行起来又会面临一个尴尬问题,那就是一些地方政府希望通过市场途径解决保障房建设目标,但是却不想损失巨额的土地和税收收益。
记者了解到,16家央企中,仅有中国建筑、中铁建、中冶、葛洲坝等企业拥有自己的施工建筑队伍,也并非所有央企拥有全产业链优势,大多数央企只能以投资方式建设保障房。不少业内人士都直言,投资建设保障房,其背后盈利风险很大。
“事实上,建保障房的亏损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国资委研究院一位人士这样表示。他坦言,因为各个地方对于建设保障房的政策各有不同,对于央企而言,想要参与保障房建设并保证不亏损,实际上就是要和地方政府进行博弈,争取优惠的条件。“但是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企业建保障房是很难保证不亏损的。”上述人士坦言。
不过,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近日在一次论坛间隙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国有企业应当积极帮助国家落实政策、解决困难,为此做出点“牺牲”也是正常的。
此外,实现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的目标,对土地供应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年初,国土资源部公布的77城市2007年至2009年土地利用和管理情况显示,抽查的56个城市中,有11个城市2009年度保障性住房供地计划执行比例低于35%。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