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宣称保障房开发收益率能保持在20%以上的金隅股份,高利润的原因之一正是在于将工业用地转为保障性住房用地, 一方面能够享有一级开发的利润,一方面还能降低资金成本。报道称,土地一级开发利润率一般在8%左右,多为资质较高的大 型国企主导。除去享有一级开发以及土地成本优势外,由于上面的集团从事建筑、建材等房地产上游行业,央企还具有一定的 协同优势。
社会资金:望而却步
金融界对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房建设的讨论由来已久。包括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都早已对保障房建设“跃跃欲试 ”,一些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也都对涉足保障房建设融资表示出“兴趣”。但大多处于探索和观望阶段。
专家认为,企业作为社会资金的主要载体,其参与的积极性如何,也被认为是社会资金进入保障房建设积极性的“风 向标”。
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对保障房项目,开发商问得多、看得少,总体上还在观望。”上海一中心城区房管局 长告诉记者。
北京盛荣房地产公司是家民营企业,曾于去年计划在北京房山拿地“试水”保障房建设,然而最终却决定放弃 。企业的部门负责人马先生的“无奈”在房企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保障房利润较低、盈利模式尚不明确、银行贷 款困难。
保障房盈利模式尚不成熟。万科表示,它在广州的公租房项目“万汇楼”运营3年仍未找到合理的盈利模式。王 珏林认为,当前,各方一方面应当担当起保障房建设的社会责任,一方面还需加快探索保障房盈利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
“保障房项目保持合理的盈利空间,是实现市场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合理的盈利模式,一切介入都是盲目。 ”远洋地产总裁李明对记者说。
政策预期不明朗同时增加了房企参建保障房的顾虑。有房企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眼下公租房的优惠政策、土地出让条款等 都还没有全国性的统一标准,加上保障房项目退出机制还不完善,这使收益率有很大不确定性。
另外一个“症结”,则是对于资金的需求。上海一家房企负责人告诉记者,“前几年保障房开发贷款利率 是基准利率或下浮10%,而现在优惠利率已基本取消;预计今年的资金成本要比去年高出15%左右,盈利前景不容乐观” 。
在金融机构操作层面,一家地方商业银行行长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保障房建设耗资大、周期长、贷款回收不确定性较大 。同样一笔贷款,保障房项目可有竞争力?
如何“撬动”社会资金?
一些地方正在积极探索资金筹集方式。贵阳市已与北京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达成50亿元的意向性协议。南京积极与全国 社保基金理事会商谈合作,今年2月全国社保资金首单30亿元保障房贷款落户南京。
住建部和国资委都曾表示,保障房建设由社会来参与是一个长远的制度设计,需要建立一套包括资金筹措、生产建设、管 理运营、退出在内的完善机制。
专家认为,要“撬动”社会资金,突破现有的制度瓶颈势在必行。七部门制订的《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 的指导意见》去年6月便正式公布,但截至目前土地供应、标准制定、资金筹措等各方面细化政策出台进度不一。
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说:“必须建立完善保障房建设的法规和市场机制,确保公租房等尽管租金较低,但是社 会资金一旦投入就能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
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表示,为鼓励社会资金进入保障房建设领域,财税方面应给予保障房参建企业税 收优惠或减免;金融方面给予企业政策性长期贷款和一定的财政贴息。土地供给方面,政府可给予参建保障房的企业一定幅度 的土地出让价格优惠,同时允许适当提高容积率等。
王珏林同时认为,目前我国社会资金介入保障房建设的运营模式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政府应当承担起主导作用,合理 引导央企、国企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带头参与,率先探索可持续的开发建设模式。
陈杰说:“房地产国企不能只专注在商品房中抢‘地王’,却在保障房建设中难觅踪影。建议建立刚性的 考评约束制度确保央企、国企履行保障房建设的主导角色。”
保障房贷款:开发商“借粮”?
在国家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同时,银行也在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力度。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保障 性住房开发贷款新增651 亿元,比年初增长40.1%,高出同期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据记者初步计算,今年以来新增的房地产 开发贷款中,近四成投向了保障性住房。
整体来看,一季度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减缓。央行公布的《2011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一季度主要 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人民币房地产贷款新增5095亿元,同比少增3338亿元,当季余额同比增长21.0%, 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分别回落6.4和0.9个百分点。 其中,人民币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167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7.0%,比上年末 回落6.5个百分点。
但是,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却是房地产开发贷款中的一个亮点,其在一季度新增651亿元,比年初增长40.1%,高出同期房 地产开发贷款34.8个百分点的增速。这样算来,今年新增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中,有38.8%都投向了保障性住房。
此外,央行数据显示,企业及其他部门固定资产贷款增速持续回升。一季度企业及其他部门经营性贷款新增1.09万亿元, 余额同比增长16%,比上年末回落8.6 个百分点;企业及其他部门固定资产贷款新增8377亿元,余额同比增长26.3%,比上年末 上升2.2 个百分点。
任志强也在采访中表示,在银行贷款日益收紧的当下,开发保障房项目不仅可以获得贷款和土地的优先条件,还可以规避 政策的限制,与“因为限购而卖不出商品房”相比,参与保障房建设,对房企来说或许是一次开发的好机会。
来自资金、土地等方面的困难仍然阻碍着保障房建设,在中央政府的强烈决心之下,这场浩大的工程也仍然是一次艰巨的 考验。作为解决国民住房问题和未来抑制高房价的重要途径,保障房建设意义深远,我们唯有不忘初衷,理性应对。(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