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好的,谢谢你给我们介绍这么多的情况。
岩松刚才孙艳也说到一个,把土地流转出去以后已经迅速盖上厂房了,推了以后地也毁了,那怎么办?
白岩松:
我们看到了难,因为这里很多的这种现象,有的土地已经变成现在渣子,短期就没法复耕,几年之内,有的已经建成了水泥地了,有的时候你看着难,现实中就变成了生米都做成了熟饭,把这段熬过去,将来再多给你点补偿款,这事就算过去了,这是更可怕的一种处理结果,更不要说蒙混过关做假,因为在前一阵子复耕的时候,他们也做过一次假复耕,你提问里其实透露了这个信息,买的根本不是真正的种子,撒了一些玉米粒在里头,给大家做表面文章。
接下来会不会再做表面文章,我们是复耕了,其实这个地没法真的复耕,长不出粮食来,那倒霉的还是农民,最后一下子都给你摞在那儿,看着我好像解决问题了,所以我觉得要让他疼,要让他付出更大的成本,真的要有相关的,不仅仅是政府的官员或者督查组,还要有农业方面的专家进入到督查范围之内,来去评估土地真正具有复耕能力,是不是到了100%,否则的话把土地交给农民了,交给你了,农民上哪儿付出那么大的成本,把这里的石渣子都弄走,水泥都弄走,三四年、两三年种不了地,最后我后悔,我还不如拿着每年的1200呢?因为我连120都拿不到,所以这件事情就要真的落到实处,让这个地真的能长出粮食来,只有真的长出粮食来,我们的公信力才能在这块土地上长出来,希望也才能长出来。
主持人:
接下去我们不妨再深究一下,农民手里的口粮田到底是怎么变成房地产开发用地的?到底是农民的无知,还是说当地政府实在是无法无天?
(播放短片)
记者:
地是块好地吗?
周加芳 香河蒋辛屯镇姬庄村村民:
是,种麦子、棒子全是好地。
记者:
一年能有多少收成?种地的时候。
周加芳:
这一亩地怎么也得,就说这麦子也得,最少也得长千八百斤吧,那棒子呢,棒子也得打一千好几百斤,就这一亩地。
解说:
香河县姬庄村那些优质的口粮田已经变成了村民们的回忆,看着自家地上建起的房子,每个农民都在问,这就是土地流转吗?这就是为了社会发展,更好地保护农民利益,而进行的改革吗?在周加芳手里的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流转合同上,那块已经消失的耕地,名义上仍属于她。
周加芳:
那反映也没人管,没人管。
解说:
很多农民都在查阅着中央政策,比如国家明令规定,土地流转不能改变土地性质,必须农地农用,但是在河北香河县姬庄村,大家看到的是与国家政策明显不符的事实,大部分村民在2007年就和村委会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合同规定,从2007年到2030年,土地的使用权都交给村委会统一管理,村民只保留承包权,他们每年每亩可以拿到一千元的租金。
香河县姬庄村村民:
就是村干部领着他们镇政府的,你不签不行。
解说:
一些村民反映,他们有的被强迫签订土地协议,不签者要么副业被叫停,要么被罚款,有的村民不愿退地,但地里的麦子和蔬菜却被人强行铲掉,有的村民还遭到了不明身份人员的威胁。尽管村民们反映的问题还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调查,但是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是,即使他们签了土地流转协议,但流转之后这些耕地到底做什么用,谁来决定?
香河县姬庄村村民:
把这些墙都圈上了,这已经是四年没种地了,就是说宁可让它荒着,这地也不种,另外圈上墙了,开始说是临时的,现在是永久性建筑。
解说:
如今,周加芳的耕地已被高墙围了起来,透过紧闭的大门可以看到铺好的水泥地,立起的吊塔和已经建成的几个板房,它们有一个崭新的名字,“香河现代产业园”。耕地为什么变成了厂房?香河县县委拒绝回答记者的提问。
河北香河县宣传部长:
我们现在不想说这事,就是不想说这事。
解说:
但是面对几千亩,上万亩耕地,有关部门必须说清楚,多家媒体记者实地调查发现,不仅是一村一乡,在香河大量耕地就这样打着土地流转的名义被“以租代征”。村民们明明签的是土地流转协议,但现实是,从村委会、镇政府到县国土部门、县政府,他们的耕地却莫名其妙地以高价被卖给了开发商,香河县常务副县长凌少奎对新华社记者就承认,香河县违规违法占用的土地达四千多亩。我们不知道所说的四千亩违规用地包不包括安平镇谢屯村的这块土地,2009年5月,村委会与村民签定合同,每亩租金1150元,但是在五个月之后这块土地却以每亩60万元的价格被一家房地产公司拍得,如今这个名叫紫藤堡的项目,已经建起了上百套别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应该有人出来解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