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日本9.0级大地震后,急救用品、生活物资的需求量大增,日本人发出了一张张救灾物资订单。之前,记者采访了省内不少接到日本订单的企业,了解到他们的出口产品主要有防护服、抗震手电、口罩、毛毯、急救箱等。这些日本订单有两个共同点:供货量大,交货时间急。为此,企业犹如上了“发条”一般,拼命加班加点。
这些订单一般都要求在一周至一个月内发货。最晚到4月底,这批订单都已结束。那么,订单之后还有后续吗,这也是我们最为关心的。
之前在广州举行的第109届广交会上,有不少日本客商前来采购,其中对发电机、水泵、电动自行车以及速冻食品、冷冻蔬菜的需求非常旺盛。另外,日本对重建方面的物资需求也非常大,其中就包括板材等建材方面的需求。
记者发现,出口日本的订单已从救灾应急物资开始向重建物资转移,以建材业最为明显。对于浙江企业来说,是否抓住了这次机遇?
建材业:有人准备在日本建个中转仓库
马吉师是浙江艺之家地板有限公司总经理,5月份对于这家位于嘉善生产地板等建材物资的企业来说,算是这两个月来最轻松的一个月。“4月底,第50个发往日本的货柜终于出去了,这批货物主要用于震后房屋重建。”马吉师说,3月28日,他们接到日本客户急需50个集装箱容量的地板和地板基材,并要求在一个月内全部发货。
这突如其来的大订单,让马吉师有点措手不及,于是前一个多月一直处于加班加点赶订单的状态。马吉师告诉记者,光这批订单就将近130万美元,相当于往年整年出口日本的量。
“那批加急的订单结束后,对方又在5月份发来一些订单,但这次要求的时间就不怎么赶了。”马吉师觉得,日本地震给他们企业带来是一种机遇,尤其是对建材行业来说,是一种持续效应,这种状态可能将持续一两年,甚至更长。
“日本企业对于进口要求很高的,尤其是建材的环保要求,很多企业都没办法达标,之前日本采购商订货量一直不大,但经过地震后的一段时间的交流,如今对方的订单开始有点放量,这对于我们企业来说,肯定是个好事。”
马吉师说,他们企业一直是做国内市场,国外出口一般占的比例在10%左右,主要外销到日本和加拿大。“今年开始,国外市场的比例要上升到20%左右,这还是保守的看法,要看接下来日本订单的情况,但我估计今年肯定不会差。”
“我们已经在跟日本的一位建材商协商,打算在东京建一个2000平方米的仓库,作为出口中转。” 马吉师说,这个决定就是看好持续效应所能产生更多的合作。
另一家做建材生意的浙江龙森木业有限公司,同样有着不少日本订单,他们认为随着日本灾后重建进程的加快,日本国内无法满足板材供应,浙江企业将会有更多板材输入日本,这种增长势头已开始初步显现。
食品业:冷冻蔬菜依然受日本青睐
邱雯雯是萧山一家做蔬菜外贸生意的老板,企业规模很小,但产品全是销往欧美等国家。“我们主要是做速冻蔬菜,菜源来自山东,浙江嘉兴、桐庐等地,有毛豆、西兰花、菠菜等,偶尔还有草莓。”邱雯雯说,一般速冻蔬菜保鲜期会比较长,国外采购商也乐意接受,除了把中国蔬菜放到超市外,还会加工成色拉等再进行销售。
“之前日本的订单不多,因为他们要求很高,可3月份对方订单一下子增量了,正好我把一批要发往英国的蔬菜转给了日本采购商,可能对方觉得我们比较及时吧,后来就陆续来了不少订单。”邱雯雯对记者说,虽然出口日本的比例很小,但这两个多月发生的变化已经让她印象深刻。
杭富罐头食品有限公司是富阳一家专门加工笋制品的企业,其水竹笋罐头一直出口日本,占出口生意的80%左右。该企业负责人叶晓平告诉记者,日本地震后,他们企业也接到了不少罐头订单,但如今已恢复正常。
“地震范围并不大,日本农副产品供应短缺的现象早已没了,对于像罐头这样的食品再加工企业来说,订单只是一下子爆发的,但可持续性不长。” 叶晓平说。
嘉兴年代速冻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副产品贮藏、保鲜、速冻加工、冷藏为一体的综合性加工企业,日本市场的份额占到95%以上。其副总经理毛传锋说,该公司已向日本市场运送了700多吨速冻蔬菜,主要有青菜、小松菜、毛豆等,如今订单还是不少。
业内人士认为,食品出口中冷冻蔬菜依然受日本市场欢迎,而像竹笋、黄桃、橘子等罐头类产品会减量。记者曾在微博上看到,有中国留学生说,在日本的不少超市货架上,中国产豆荚、菠菜等冷冻蔬菜明显增多。
另外据浙江渔业部门透露,由于日本渔业恢复前途未卜,浙江沿海海产品出口旺季将持续多年。日本核危机以来,水产大省浙江沿海的海产品出口猛增,订单不仅来自日本,也来自欧盟、美国、加拿大等寻找替代产地的国家。(记者 金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