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时评:警惕“一房一价”变异

2011年06月10日 09:21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本轮房地产调控的组合拳中,“一房一价”政策被认为是调控祭出的一把利剑。按照政策初衷,商品房销售时要公开房源,每一套房子明码标价。而业内人士皆知,“一房一价”政策背后还隐藏着一定的行政审批制度。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一房一价”,监测每一个楼盘的开盘价格,为其“量身审批”一个“合理的价格”,也可避免开发商日后随意涨价。

  前不久,相关政府部门组织了对“一房一价”政策的大规模检查,通报违规楼盘,以示对这一政策的重视。实际上,对于开发商来讲,“一房一价”的执行并没有太大难度。在此政策之前,虽不要求公示,但是开发商手中对于每套房子的不同价格都有底单。政策落地后,只需要从程序上改进。但“一房一价”政策出台隐藏着的巨大杀伤力是:行业主管部门可以极大影响最终定价,似乎市场变化下的价格主导权随之不在开发商手中。

  面对政府“一房一价”政策的意图,开发商已渐渐找到对策。近日,位居2010年北京豪宅之首的泰禾红御被媒体曝出,执行高报价、低成交价的销售策略。如,其在2009年11月8日开盘的一批房源,共有7套别墅上市,申请到的预售价为61500元-79000元/平米,但已成交房源的成交均价却仅为28681元/平米,成交均价基本低至预售价的四成左右。

  实际上,类似的现象,自“一房一价”政策执行以来,在不同的楼盘不同程度的出现。

  这种现象也类似于双簧演出。面对审批制度下价格主导权的逐渐丧失,开发商申请预售证时,对于预售价格不断试探政府底线,报高价,为日后涨价留后路。此种现象使得“一房一价”不再反映真实的商品房价格,政策也就失去了价格透明、规范市场的意义。变异的“一房一价”政策,伤及政府公信力;“注水”过高的预售价格也损害开发商诚信。更重要的是,这使得购房人失去对市场的理性判断。

  “一房一价”若做到公开、透明,本可以平抑业内对于房价过快上涨的预期,使购房人理性决定是否出手,也可以在一定时段、区域内平衡供需,起到一定的调控房价效果。但如果,一个一个虚高报价不断刺激市场,局部紊乱不可谓不会出现问题。

  此外,如果业内一直质疑统计口径的“成交均价下降”等同为“房价下降”是伪降价信号,那么“一房一价”政策下,开发商采用的高报价策略,同样是行政化市场政策下的伪信号。

  当今,价格问题在房地产业内已经极为敏感,更需及时挤掉“高价”水分、去伪存真,传递出客观的价格信息。房地产调控仍在攻坚,国家调控力度不减,目前是现有政策切实落地、观察效果的重要阶段,“政策变异”下的房地产调控之路将异常艰辛,“一房一价”的双簧变异必须警惕。(记者 张晓蕊)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