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女士是一位投资客,她经验性地劝记者先不要下手:“楼市真正拐点将出现在下半年,银行不断加息,开发商资金链越来越紧,最难过的关是年关,年底降价的幅度应该最大。”与徐女士同行的一位投资者插嘴说:“这个地方属于句容,你们年轻人要买的话,必须考虑到户口和小孩上学,像我们南京本地人在这里投资,完全是为了保值,也是为了躲避限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购房者说,他父母在南京有一套经适房,房产证上也有他的名字,现在想再买一套房,却必须按照二套房计算,“凡是能在房产局查得到的,再买都属于二套房,有点闲钱,来这里买房就是为了躲避限购令。”
投资客赵先生说:“感觉这里投资价值不大,在国家严控房地产投机、特别是限购令向中小城市延伸的情况下,估计这个地段近两年涨幅也不会太大。”而一位准备全额付款的女士却十分乐观:“城市不断扩容,这里离南京又近,附近就有仙林科技城,对外出租也行。”
记者感言>>>
在房地产十多年的流金岁月中,财富效应使太多的人通过炒房完成了财富积累。继大城市限购后,二三线城市的限购又是山雨欲来。投资渠道狭窄的民间游资急切寻找新出口,交通便捷的中小城市成为新的狙击目标。随着调控政策的步步收紧,“到底是买还是不买”,这是一个令投资客们纠结的问题。
卖掉公寓房到美国“抄底”
杨先生是省内一家外贸企业驻沪首席代表,2003年以8000多元的价格在上海人民广场附近买了一套130平方米的公寓,当时的想法是,这套房子会伴随自己一辈子。去年5月,他偶然看到房屋中介的门店挂出所在小区的一套房子,标价居然是每平方米3.9万。心被电了一下,这套房赚了400多万!而当天晚上,在美国加州读书的儿子电话告诉他,学校附近的房子,价格只有金融危机前的一半,一幢4室3卫的联排别墅,2500多平方英尺(约合230平方米),另有一个5000平方英尺的院子,只售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00多万元。他当时就想,能不能卖掉上海的房子去美国抄底?反正自己快退休了,南京也有房子。终于,2010年6月,他几乎是在上海房价最高峰时,以每平方米4万元卖掉了这套房。8月初,夫妇俩飞往美国,航班上碰到好几位也是国内去美国抄底买房的。
儿子看中的房子位于旧金山东北靠近硅谷的小镇上,环境幽静,到学校骑单车15分钟。当地房产税率1.44%,按房款每年要交3000多美元税,比较租房还是划算的。买房的律师费、财产保险费交了2000美元,履行完手续,总共花了220万元人民币。而上海的房子卖了500多万,剩下的300多万元,去年底买了年收益9%的信托产品。谈及房价会不会跌,他一脸的淡定:“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日益显现金融和投机属性的市场。就像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可以“无所不能地买世界”。本世纪初以来,美国房地产狂飙过后,“美国梦”亦终成梦魇。在一场世纪泡沫中裸泳,人人似乎都很开心,身处其中乐不思蜀。而泡沫,只有刺破之后,人们才恍然大悟。(记者 陈志龙 夏丹 曹旭超 田梅)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