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曝光装修黑幕:合同陷阱让业主变“冤大头”

2011年08月08日 16:08 来源:大众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报价2万元的房子装到最后花了3.5万元”,“花高价买的装修材料质量还不如普通材料”,“找装修公司必须包工包料”……在装修过程中,许多市民有着方方面面的苦恼。那么,家装市场上究竟有哪些事情是市民不了解的呢?日前,记者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并通过一些市民的亲身经历,向读者展示一些常见的装修“陷阱”。

  行业内幕

  公司和工长拿走近一半装修费 不“想点办法”,干活的咋挣钱?

  桂先生(化名)是一家装修公司的负责人,公司虽小但水电工等各种工种齐全,一套房子到了他手里,四十多天就能装修得焕然一新。桂先生干过包工头,和一些知名装修公司合作过,在北京和济南的装修市场上打拼多年,对装修市场的整个流程和里面的“门道”了解得一清二楚。

  “如果装修公司给你报价三万,其实一万五就能给你干下来。”桂先生说,通过“合并同类项”等方法,省掉近一半的费用不是难事。

  “而且,如果家装公司照着三万块钱给你报价,那么最后你可能需要花到四万。”桂先生说,许多家装公司就是通过“中途”多加项目等方法让消费者“进退两难”,不得不多花钱。

  按照桂先生的说法,家装的费用里有着近一半的“水分”。那么,如此之大的“水分”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桂先生说,其实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个利益分配的问题。“找家装公司,环节多,每道程序都扣钱,到最后实际用在装修上的钱已经少之又少,不‘想点办法’,真正干活的人怎么能挣到钱?”

  桂先生说,家装公司在给消费者报价的时候,是按照市场上的价格,根据人工和材料的价钱得出一个价格,实际上这些钱并不是都用在装修上。

  “例如一平方米报价100元,实际上家装公司和工长就已经先拿走了40%多的钱,包工头再拿点,最后用在人工和材料上的只剩下50块钱,如果再给你用真材料,不偷工减料,不中途想办法多加点钱,干得着吗?”深谙其中之道的桂先生一语道破天机。

  个案点击

  家庭装修的“道道”真不少 防不胜防,不少市民吃了哑巴亏

  装修是个费力气的活儿,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装修要跟装修公司和工人“斗智斗勇”,这一点很多人也知道。然而,还是有很多市民一不小心掉进了“陷阱”,等发现问题的时候,因为装修合同中没有相关规定,装修公司不认账,最终只能吃哑巴亏,自己掏钱买单。

  吴女士:所谓成本价,竟然比普通价还高

  “都是朋友介绍的,觉得应该没啥问题,经常在外地出差,我也没验收。”经过一个月的装修,吴女士搬进了新房,装电视时却发现有线插头里没有跑线,给装修公司负责人打电话,负责人却矢口否认,由于没有合同,吴女士找到了介绍施工队的朋友,朋友却说自己和装修公司也不太熟,只是自己装修的时候认识的,感觉不错就介绍给了吴女士。“没办法,只好认栽了!”吴女士说,自己只能找人从墙外另接一根,现在,这根线还用胶带粘在墙上。

  除了没跑线以外,入住不到一个月,洗手间就出现漏水,“浴缸下水管和洗手盆的下水管没弄好,一开水就漏,早知道当时就该亲自盯着他们!”吴女士说,不仅是“水路”,经过了解,装修公司所说的“只收取成本价”的建材,竟然也比别人贵了许多。

  记者了解到,在装修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很多隐蔽工程,例如水路改造、电路改造、防水设施、开槽布线、吊顶龙骨等等。由于隐蔽工程不暴露在外,装修工人为图方便,水电路绕管绕线、电路空管以及材料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现象屡屡出现。许多市民在接收房屋时并不能察觉,会如吴女士一般,影响正常生活,甚至可能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