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土地资源都是许多地方政府的“生财之本”、财政源泉。然而,随着中央对地方“土地财政”的锐意改革、近些年来针对楼市的频繁调控,以及城市自身土地资源的日益减少,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或被迫、或主动地审视现时的卖地模式,并以一种更长远的眼光去重新考量土地的价值。
而在佛山,土地也已不再只是“价高者得”,“创意作价”、村民入股、“对号入座”等多样的推地形式,既是土地出让模式的大胆尝试与创新,也体现了政府对提升城市品质的强烈诉求。
“创意”也能当钱使?
年初,备受瞩目的顺德未来城市核心德胜河“一河两岸”改造工程再次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不过,这次并非是政府部门传出了新的规划利好,而是该片区的首宗地块将会以全新的方式进行公开出让。
据了解,与以往的土地出让不同,该地块将不再以“价高者得”的方式进行拍卖,而是采取带规划方案勾地的形式,综合地价、规划方案和开发商资质等三大因素,以6:3:1的权重比例计算总分来确定最终的中标者。
“创意也能当钱使”?对于这种全新的推地方式,连不少见多识广的房地产商都觉得“很新颖”。深圳招商房地产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就认为这将会是未来土地市场的主要趋势,且更利于房地产市场健康、良性的发展。“相比以往直接以地价来决定地块去向的模式,如果参与这样的拍地,房地产商会更侧重规划方案的制定”。
对此,德胜河一河两岸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刘涛解释说,地价比例设定为60%,不仅保证了开发商进行土地开发的基本财力,也能防止因地价过高,成本被转嫁到市民身上。而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应该算得上是政府在土地改革上的一次大胆尝试与革新。”佛山市新力房地产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葛富金认为这是政府对房地产开发提高自身影响的一种表现,可以让政府更好地掌控到地块的后期开发,保证“一河两岸”片区规划得以有效落实,以及整体开发建设的统一性与高水准。
压力下的被迫“变身”?
事实上,近些年以来,伴随着佛山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不少房地产商已经发现,地方政府的要求是越来越多、也是越来越高。特别是像德胜河“一河两岸”这样的城市核心区域,政府不仅惜“地”如金,对开发企业更是“挑三拣四”。
“城市化所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土地资源愈发稀缺,这迫使地方政府不得不在有限的土地上发掘、创造更大限度的价值。”佛山领先丰房产顾问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华宇认为,这也是政府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他表示,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政府会陷入土地的“两难”境地,一方面是政府掌握的土地会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则是大量的旧厂房以及集体土地存在,征地成本和难度又越来越高。
为了维持当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的增长速度,政府不得不想办法去提高现有土地的利用率,“例如近几年佛山大张旗鼓进行的三旧改造、产业升级……就都是地方政府提升土地使用价值的具体表现”。
从收入来源到发展载体
不过,如果说政府提升土地使用价值是城市发展必经困境下的无奈之举的话,那政府惜地如金、对开发企业挑三拣四,更多的则是出于对城市未来发展的长远考量,体现了地方政府提升城市品质的强烈诉求。新力地产的葛富金就认为,经济发展、城市进步,政府对土地价值的认识与理解也会随之提升,其会越来越注重土地给地方发展带来的长期效益,而不是像以往那样仅仅一卖了之。
或许正因如此,近几年来,价高者得已不再是佛山土地出让的唯一标准,“对号入座”、村民入股、“创意作价”等多样的推地形式层出不穷,不仅体现了政府对土地价值的主动思考,也显示出佛山土地运营的独到之处。
一如顺德将“创意”作为德胜河“一河两岸”的准入条件那样,在佛山的未来城市中心东平新城,虽然该片区的规划、建设早已经如火如荼地铺展开来,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政府却一直痴迷于勤练“内功”,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寥寥可数。而同样是在南海区重点打造的“广佛RBD”——广东金融高新区里,虽然开发建设的推进速度非常迅速,区内地块也几乎被瓜分殆尽,但政府在规划之初就已运筹帷幄,推地时也是对竞标资格设置了详细严苛的准入条件。
“目前的土地财政早晚也会改变。”葛富金认为,从政府运营土地的方式可以看出,土地已不只是一种收入来源,而成为产业升级转型、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载体。“就像制造业,不只是简单的粗加工,而更追求产品的附加值”。洪俊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