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房产证上加配偶名字不用缴契税

2011年09月02日 08:29 来源:今日早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昨天下午,位于杭州平海大厦的杭州市房产交易产权登记管理中心三楼的营业大厅里,人来人往一如平常。记者咨询了一下,来办理房产证上加名字的手续并不复杂,如果双方到场,原有的房产证信息无误,只需要40分钟就能办好。农税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员明白无误地告诉记者,夫妻共有权变更不需要缴纳契税。

  话音刚落,记者手机上就收到了最新的新华社快讯“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今天发布《关于房屋、土地权属由夫妻一方所有变更为夫妻双方共有契税政策的通知》,通知显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房屋、土地权属原归夫妻一方所有,变更为夫妻双方共有的,免征契税,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据了解,在“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出台后,媒体就曾经高度关注有多少杭州人去给房产证上加名字,当时的数字是个位数。上周,去营业厅咨询办理加名字的多了,本周也有,但总体看,杭州人对房产证上加名字没有那么的敏感。

  南京“加名税”一周三变

  8月23日,南京地税局负责人表态,夫妻婚后对婚前房产加名要收契税,网络时代,南京的做法立即在全国引起轰动。

  不料,第二天,税务部门又突然改口,称需等税务总局研究并明确意见后才可确定,但对于具体落实时间仍无法给出具体回答。

  8月25日,有报道称,税务总局表示,南京房产证加名征契税实属地方行为,短期不会在全国推行类似政策。据判定,南京等地的做法或已遭到总局否定。

  8月28日,南京房产局工作人员却对征税一事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说法,表示房产证加名暂时不收税,但对于“暂时”具体时限却未给出其他答案。

  针对南京的做法,最近在微博上很活跃的浙联律师事务所主任戴和平律师就连着发了几十篇微博,从法理情理、司法解释、法规、老百姓税负较重的现状各个角度抗辨、反对,认为此举是对婚姻法司法解释重大误解的后果。

  昨天傍晚,他再次更新微博,拍案叫好“好消息!总算体恤一次民情。”昨晚,记者连线戴律师。他直言南京的税收部门收取“加名税”是趁火打劫,好比两夫妻吵架,没去劝和,还多事。这次国税总局叫停南京等地的做法,亡羊补牢,立竿见影。这离不开众多网友和媒体齐心协力的呐喊。

  专家建议婚前做好约定

  昨日,记者从杭州市房产交易产权登记管理中心营业大厅看到,有父母陪着孩子来办房产证的加名手续。办事人员说,自从8月13日出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后,来办理这项“加名”业务的市民和之前的差不多,并不见有迅猛增长之势。杭州市房产交易产权登记管理中心政策指导处的黄海燕副处长说,杭州人总体反应还是比较平静的。

  在黄海燕的案头,不仅有婚姻法、“婚姻法司法解释三”,还有从“19楼”上找到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出台后宁波受理的第一个案例。学法律出身的黄处长说,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出台后,社会反响比较激烈。其实很多规定是早就有了。一味地为妇女抱屈并不理性。如果普通百姓对此感兴趣,不妨研究下这第一案。该案的判决结果,当事人女方并不吃亏,还获得了房屋增值部分的赔偿。

  司法解释中明确,婚后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不动产且产权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的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从婚姻法解释三公开征求意见反馈的情况看,作为出资人的男方父母或女方父母均表示,他们担心因子女离婚而导致家庭财产流失。黄海燕说,现在房价高企,大多数年轻人只能选择贷款按揭买房。贷款还清之前,是不能办理变更登记的。稳妥起见,可以去公证处办理“婚前协议”,或是双方就财产的出资、归属立个约定。“先小人后君子”,不用心里揣个疙瘩过日子,万一日后婚姻出现问题,双方的权益能得到维护。

  ■新闻附件

  如果有市民想去办理此类业务,具体手续也不复杂。比如说,男方在婚前买了一套房子,房产证上写的是他一个人的名字,两人结婚后,女方要求在房产证上加上自己的名字。具体的程序是:由夫妻双方申请,提交:(1)杭州市房产交易产权登记申请表;(2)结婚证明复印件(校验原件);(3)夫妻双方身份证复印件(校验原件);(4)原房屋所有权证原件(收回);(5)申请报告;(6)夫妻双方房产约定书(一方婚前取得房产约定为双方共有的或夫妻婚后取得房产约定为其中一方所有的须提交该件,如双方或一方不能亲自到场办理的,须提交委托书及经公证的约定书)。

  办理手续费也不贵,住宅收取房屋登记费为每件80元,属经济适用房的减半收取;非住宅收取房屋登记费为每件550元,另外,如果是婚前购房,婚后要加上另一方的名字,那么需要收取每平方米6元的交易手续费。(记者 章卉)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慧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