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哈尔滨保障房:赔上100亿的决心

2011年09月06日 09:26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我问他们能不能干?他们犹豫半天,我说,不能干现在就换人了,正好常委都到齐了,你房产局长就不要干了,直接讨论换人。后来他们咬牙切齿地说能干。”

  ——哈尔滨市委书记盖如垠

  8月下旬,一个周六的下午两点半,约了老盖,在他的会议室进行采访。

  老盖记错了时间。半小时以后,他匆匆地大跨步走了进来,大汗淋漓。他刚从工地上赶回来,背后全湿了。他是自己开车去的,没有知会任何人,他喜欢搞“突击”或“私访”。老盖一边用浓重的东北口音连声说抱歉,一边拿起湿毛巾胡噜了一把脸,还发出了声音,但他一点也不在意。

  老盖就是盖如垠,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1953年生人,但不管是当地官员还是老百姓,都喜欢亲切地叫他“老盖”。老盖年轻的时候,当过工人,当企业党委书记的时候穿着大裤衩子,光着膀子,跟工人一起干活,也一块儿钻桌子。

  从工人堆里摸爬滚打出来,老盖因此有一种接地气的草根气质,充满喜感。这种气质,在同级别的官员中极为罕见。少了官员的做派和习气,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彼此交流的距离感,并容易使他的讲述显得平实和可信。

  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当天采访的主题是保障房建设。

  最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

  保障房建设是当下政府最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任务之一。由于保障房建设的任务紧、压力大,弄虚作假的事儿不少。从数据到质量,政府在保障房建设问题上的公信力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危机。

  有意思的是,有关部门原计划8月份在哈尔滨召开一个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现场会,但最后没有开成。“我估计也是怕作假。”老盖对此有些介意,他一直强调,他们的保障房建设经得起考验,绝不允许有弄虚作假存在。“放心,我不会作假,也没有必要作假。整假了,这些老百姓仍然住在破房子里面,我也脸上无光。”

  迄今为止,哈尔滨市保障房建设的整体开工率已经达到了92%,同期全国的平均开工率为72%。而且,这些保障房很大一部分就建在哈尔滨最好的地段,房价也都只在三四千块钱左右。

  爱建社区是其中的一个保障房社区,位于哈尔滨市中心的黄金地段,属哈尔滨高房价地区,周围房价每平米达1.2万元,高出该市房屋均价70%多。

  另一个保障房的明星社区是群力新区的民生尚都,一期工程226万平方米已经竣工。从设计的外观上看,这一片小区在哈尔滨算是相当体面和漂亮的。除了户型稍小以外,环境、配套、采光、交通便利、宜居等方面几乎与商品房无异。在距离民生尚都大约两三公里处,是一批高端商业住宅,那也已经是哈尔滨房价最高的地区之一了。

  如果这块地不拿来做保障住房,本身就几十个亿的效益。

  “都以为是商品房呢,别人不相信这是保障房。”老盖对哈尔滨市房产局长说:你要是卖一户商品房我就撤你,整出一个假的来,我也撤你。

  在我们赴哈尔滨采访的第二天,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到哈尔滨考察,民生尚都被纳入了考察地点之一。根据当地官媒的转述,李对当地的保障房建设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不管老盖承不承认,哈尔滨的保障房建设已经成为了“政绩工程”。老百姓最终成为了这项“政绩工程”的受益主体。

  当然,这对于尚属于欠发达、基本上是吃饭财政的哈尔滨市显得很不容易。

  作为一个长期落后于国家整体发展进程的老工业基地,哈尔滨形成了庞大的棚户区以及庞大的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家庭2.1万户,经济适用住房家庭8.2万户,分布在棚户区中的家庭17万户,整个棚户区的规模超过了180片,接近1800万平方米。

  全国,与哈尔滨同级的城市,这么大的棚户区绝无仅有。

  尚在十多年前,时任哈尔滨副市长的盖如垠,有一年过年期间走访了两户困难户,他们的居住困境至今仍让他记忆犹新。

  第一家困难户是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有一个40多岁的儿子,一个9岁的孙子,一家三口人,住一间9平米的破平房,灶坑、炕、锅盆碗全挤在一个屋里头。儿子原来在企业工作,受了工伤,砸傻了,媳妇跑了。

  哈尔滨的冬天很冷,“数九寒冬的,老太太住在这样的地方,要有个楼房住她也不至于遭这些罪。”

  第二家困难户是老太太的邻居,这一家弟兄三个、三个媳妇,住在9平方米的房子里,两个吊铺。

  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相当一部分哈尔滨困难户的居住现实。

  当时,老盖就认为,“政府肯定有手段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就白给他点房能咋的?”

  但那时候,他只是一个副市长,而且不分管城建,在这个问题上,他显然无能为力。然而,这部分人的居住困境却在他脑中一直挥之不去。

  直至2008年8月,在辗转了多个岗位之后,盖如垠被调回哈尔滨任市委书记。

  老盖上任之后即提出来,用三年的时间把棚户区基本消灭掉,五年内彻底消灭掉。他说,不是中央提出要求了他们才建,这是他们本来就要解决的问题。

  先于全国起步,哈尔滨开始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规划。目前为止,哈尔滨廉租房、公租房以及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已经完成了接近80%,剩下的主要是棚户区改造,已完成55%。

  哈尔滨市政府确定在2012年要把四环以内的棚户区全部扫掉,力争在2013年之前,27.3万套保障房建设基本结束。

  “虽然苦,虽然很困难,但这事我们也得把它干好,因为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再难这个问题都得解决。”他说,这是理念问题。

  预备赔100个亿

  其中,最大的一个保障房项目就是群力新区的民生尚都。项目的策划从2009年开始,在群力新区划出了一平方公里的土地,直接由政府筹集资金,政府组织实施,将来政府管理。第一期建设226万平方米,2010年4月1日正式动工。

  老盖当时开保障房现场会下达的任务是:第一年必须竣工60万平方米,高层的主体要完成,第二年要全部竣工。

  “我问他们能不能干?他们犹豫半天,我说,不能干现在就换人了,正好常委都到齐了,你房产局长就不要干了,直接讨论换人。后来他们咬牙切齿地说能干。”

  因为气候原因,一年之中,哈尔滨的有效施工期仅6个月。当年竣工60万平方米,这在当时几乎不可想象。大家都说,老盖疯了。

  “没办法,老百姓都在外面等着呢,老盖很着急。”哈尔滨副市长魏伟对《中国经济周刊》解释。

  被批评的房产局长是季卫国,现在是哈尔滨市政府的副秘书长。在老盖的“死命令”之下,季卫国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群力西区的民生尚都一期,2010年4月1日开工,当年的11月13日入住,60万平方米出来了,就是我干出来的。”季卫国熬过了最艰难的一段,现在颇感自豪,他说,“老盖批评我最多,那可不是一般的批评,丝毫不留情面,但我仍然很佩服他,仍然说他好。”如果不是老盖,他没有想过自己能干成这样。他佩服老盖身上的那份魄力,还有真为老百姓干实事的那股劲儿。

  哈尔滨的“十二五”规划,设立了三大刚性指标,旨在解决三大问题:一是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长问题;二是解决困难群体和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三是社会公共服务上水平的问题。

  “全都是实的。”哈尔滨市官员感叹。因其务实、能干并且能为老百姓谋福利,老盖在哈尔滨深得人心,从官场到民间无不如此。

  保障房是其中的刚性指标之一。关于保障房,盖如垠定下了如下规矩:一是不准改变保障房的性质,必须是政府直接干,而且是真干;二是绝不允许造假,不允许出现质量问题,谁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就是犯政治错误;三是政府准备赔100个亿。

  老盖在认真考虑之后,将住房问题分成了四类:第一种房就是困难群体的房子,靠市场永远解决不了,必须政府解决,而且是赔钱解决,这是政府的责任,不要推给别人。第二种房是工薪阶层的住房问题,现在国家还没有政策,这部分人只能在市场上买房,但不管上面有没有政策,他准备探索这方面的经验,由政府主导,微利解决这部分人的住房。第三类是新毕业的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通过公租房解决,这也得靠政府。唯一不需要靠政府的是第四类商品房,他的意思是:放开,谁有钱谁买。你有钱,想住别墅也没关系!

  “正是因为有富人需要商品房,我才有高税收,要不我哪有钱赔呀?高税收补给穷人,这社会就公平了。”他大体算了一下,“十二五”期间要解决保障房问题,政府大概得赔100个亿。“这还不算免交土地出让金、免交配套费以及公益设施的投入。”

  但1953年出生的盖如垠今年已经58岁,很现实的一个问题是,两年以后他或许就要离开目前的岗位。现有的政策能否持续是个问题,毕竟,100个亿对于一个欠发达的城市不是小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