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金九”褪色 楼市降价潮在蔓延(2)

2011年09月22日 11:11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二手房

  楼市降价 从外围到城区

  记者从链家地产、中原地产等二手房中介机构了解到,继郊区新房价格出现回调之后,北京城区的二手房价格近期也出现松动迹象。

  链家地产沿海赛洛城店的店员张先生告诉记者,一位业主6月份就将一套两居的房子挂单出售,标价185万元,但一直没成交。九月初,该房以170万元成交,成交价比最初挂牌价降了15万元。

  记者了解到,在位于百子湾的后现代城,很多房子都是比挂牌价降了十几万元依然无人问津。

  来自链家地产的市场报告显示,目前四环以内乃至二环、三环的部分商圈,二手房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价情况,西直门、和平里商圈的部分二手房价格甚至回落了20万元。

  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的数据显示:“8月份以来,朝阳区广渠路板块的普通二手住宅均价为25500元/平方米,环比7月份均价下跌了0.8%,与今年以来均价最高时的2月份相比下跌了8%。”

  ■专家观点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首席分析师张月认为,仅从统计数据层面来看,在整体房价下行开始之前,单周房价环比回落的现象一般会连续出现3次以上,所以,当前出现的单周房价环比回落频率增加,可能是房价将全面下行的一个信号。而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市场因素很可能就是近期城中(四环以内)二手房价格的松动。

  中原地产三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认为,预计在接下来的“金九银十”,本市二手住宅市场价格将明显下调,降价范围将继续从远郊区向核心区蔓延。

  楼市库存

  年底有望破13万套

  库存,依旧是2011年楼市的一大难题。

  调控之下的楼市,买卖观望,“金九银十”貌似也不能解围。与此同时,北京住宅库存量不断增加。目前库存早已冲破11万套大关。

  记者注意到,上一次北京住宅库存超过11万套还是在2009年8月10日,此后北京住宅库存整体呈下降趋势。调控一年多,特别是在今年2月“京十二条”出台后,整体楼市成交低迷,也使库存不断增加。今年9月2日,北京住宅库存再度突破11万套。而根据链家地产统计,截至9月18日,商品住宅库存达到112700套,达到两年半以来最高值;比今年年内最低库存高出20086套,比去年同期增长17.1%。

  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认为:“虽然11万套的水平相比2009年的高点14万套还有差距,但是由于限购政策影响了消化速度,北京楼市处于滞销而非2009年热销的行情,住宅库存处于增加而非减少的通道中。”

  张月分析,9月份商品住宅市场将迎来低成交和高库存的双重市场压力,以目前的成交状态看,截至月底,9月份当月入市项目的成交量不足1500套,新增库存有可能达到8000套,进入10月份,库存量很可能超过12万套。开发商销售压力在年前会有增无减,10月后明确降价的项目会明显增加。

  另据北京中原预计,在供应量上涨、签约低迷的双重影响下,今年年内库存量可能超过13万套。

  记者注意到,楼市进入九月,开发商频推特价房,其中包括通州区域的华业东方玫瑰,另外,位于房山的翠林漫步透露出低价开盘的消息。

  ■专家观点

  买房人“买涨不买跌”

  “传统的金九银十并没有如约而至,而从三季度起,开发商压力加大,会加大力度促销回款,房价下降势在必行。”香港太平洋投资顾问总裁贾卧龙表示。

  经过长达半年多的观望,加上买房人“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开发商显得很被动,楼市经历过了十几年的上升期,是时候降温了。

  中原地产华北区域董事总经理李文杰也认为:“为应对买房人‘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不排除开发商会采取一步到位的降价方式。”

  ■新闻链接

  花旗称房价将跌10%-15%

  9月6日,花旗集团指出,内地地产行业的紧缩政策周期接近见底,未来一年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形势将非常严峻。

  花旗集团表示,目前中国楼市的限购政策范围已经包含二三线城市,预计房地产调控政策不会放松,但需求依然存在。

  另外据花旗集团预测,一线城市的周边地区以及二线城市的房价受到的冲击将会比较大,预计住房平均售价将继续下跌10%到15%左右。

  日前,住建部已公布对各地列入新增限购城市名单的5项建议标准,建议满足2项条件以上的城市列入新增限购城市名单。记者注意到,浙江省台州市和衢州市已经分别出台了楼市“限购令”。部分二三线城市则避开“限购令”,采取“限价令”的方案。专家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可能将有不少二三线城市陆续出台相应措施。此举有望再度给楼市降温。(赵亚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慧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