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世博以后就开始涨了,同样的店铺世博前的租金2万元都不到。
记者:是挺夸张的,那我是不是开店时机没选对?
中介:这话不能这么说,就是现在还有人挤破头要进来呢。
记者:为什么啊?这么好赚吗?
中介:这要看的,不好说,应该还是有的赚,不行的话,你可以再转手给别人嘛。
记者:转手给别人可以加租金吗?
中介:可以的,只要合约没到期,你也相当于房东了。
记者:那合约是几年一签的呢?
中介:两年。
记者:以前不是都是五年的么?
中介:现在租金涨得厉害,谁还会五年一签啊。
记者:那你能承诺租金在两年后不涨得太离谱吗?
中介:估计每年涨幅10%到15%。
◎商业专家
园区店铺存在“围城”现象
对于这一涨租行为,雅仕铂 (亚洲)有限公司总裁杨咏诗认为,高企的租金势必会逼退一部分个性小店,无益于田子坊的长期发展。 “和新天地不同,田子坊具有更浓重的生活气息,这也是许多艺术家、设计师留恋的原因,但如果原本的个性店都撤离,田子坊的吸引力也将会大大减弱。”
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齐晓斋认为,田子坊开店存在 “围城”现象,外围经营者看到田子坊的高人气都想进来分一杯羹,但进来以后经营状况可能会与想象的不同。 “月租金3万8的话,按照餐饮企业利率60%来算,营业额要达到7万以上,才能有所盈利,再扣去人工成本,对于小店店主来说刚开始肯定比较困难,可能进来以后,又会想退出。”
对于从5万到100万不等的转让费,杨咏诗表示,这笔费用包括了两个含义,第一、承接之前的客流,相当于缩短了培育期;第二、如果之前门店的装修和设备都不错,转让费相当于这笔装修费,杨咏诗告诉记者,转让费一般多出现在个体经营者之间, “香港也有类似的费用,这笔费用的多少可以谈,房东开出价格以后,收不收得到完全要看市场行为。”
齐晓斋在接受采访时不止一次表示,对于创意园区来说,极具个性的品牌店与工作室是核心竞争力,连锁的大众化品牌必将削弱园区的竞争力。
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租金日渐高企的今天,资金链雄厚的连锁品牌与个体户相比,似乎更能承受开业后几个月的门店培育期。
◎管委会说法
对合理涨租不会行政干预
几经联系,田子坊管委会有关负责人终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该负责人表示,包括招租在内的田子坊经营,主要是由市场经济杠杆在起作用,作为政府管理的常驻机构,田子坊管委会更多地是通过业态控制、经营审批等手段,对田子坊进行一种“无形”的管理。
“涨租一事,事实上我们已经关注了很长时间了,”田子坊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田子坊自2008年开始,游客数量一直呈上升势头,得益于去年世博会的召开,人气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在这种情况下,个别店铺在最近几年租金上涨的情况的确存在。 ”
据其透露,不少田子坊店铺的承租合同签署时间都比较早,大多都是月租金“一口价”,并没有附带任何诸如“每年要按照一定的百分比涨租”的规定,眼下的人气与五六年前,甚至更早以前的情况相比,上调租金,只要是在合理的范围,承租人一般都能够接受。
该负责人还补充说,田子坊的开发模式较为特殊,辖区内各家“居改非”店铺的产权情况较为复杂,有的是大房东,有的是二房东、三房东,甚至产权所属外区企业的也有,各家开出多少租金,只要涨租的幅度是合理的,且能够被市场、承租人接受,从管委会的角度出发,基本上不去作类似限制涨租这样的一种行政干预,但也会让租客在租店时,尽量与大房东直接联系,减去二房东、三房东等中间环节,挤掉租金中的“水分”。
“区政府在田子坊没有属于自身的资产,在引导产业结构这一问题上,政府所能够做的就是业态控制。 ”该负责人解释,所谓业态控制,就是通过行政审批等手段,让田子坊保持其创业产业的“主心骨”,严控餐饮等非创意产业类的商业模式进驻。
该负责人透露,一家国际知名的餐饮连锁门店,曾经想要进驻田子坊。经过深思熟虑,田子坊方面拒绝了这一品牌入驻的请求。 “我们不希望有像这样的连锁店进来,我们担心田子坊失去特色,失去优势。 ”
◎城规专家
大幅涨租无异“杀鸡取卵”
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郑时龄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田子坊业主、房东要求涨租,这种现象在其它的一些创意园区也出现过。如莫干山路,当初租户刚进来的时候,租金很低,等租户增加了,人气上来了,就要涨租,结果把人都赶跑了。
“住户在涨租的时候也应当要考虑,租金是涨上去了,但租户会不会跑掉呢?人气会不会下来呢?”郑时龄指出,最好由管委会来一起牵头、协调这个事情,涨租一定要考虑到地块、城厢、园区整体、长远的利益,不能仅仅只是考虑眼前的经济利益, “涨租不是不可以,但要适度、恰当,不能无限制地涨,园区、租金要与租户共同成长。”
就田子坊的开发模式,郑时龄持欣赏的态度,在其看来,田子坊并没有把旧式里弄拆迁,而是保留原貌,维持原有的产权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像田子坊这样的创意产业地块,上海同类型的还有很多。算上其它一些创意中心、产业园区等,上海有将近 80个。 “你把租户都赶跑了,(租户)不愁没地方挪窝继续从事经营的。”园区应当注重文化内涵
郑时龄告诉记者,像田子坊,据他所了解的,除了餐饮业盈利状况较好外,其它一些诸如手工艺品、画廊、服装服饰等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店铺经营状况堪忧。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不少主打创意、文化卖点的经营者难以维系日常的门店运营,纷纷打 “退堂鼓”,退租、转租的案例众多,反而是一些咖啡店、西餐厅保留了下来。
尽管如此,郑时龄依然指出,包括田子坊在内,现在上海的创意地块都有一个通病:欠文化内涵,商业味过浓。“一定要培养自己的文化内涵,要有自己的特色,这样生命力才能持久,否则就都太趋同了。”
对于田子坊未来的发展,郑时龄说: “正如我前面所说,要注重文化内涵,哪怕是发展商业,也必须是注重那些拥有高附加值的商业,最关键的是要有自己的特色。”
“涨租的幅度过大,无异于杀鸡取卵。”在郑时龄看来,成功的创意中心、产业园区是——“人家到你这儿来,只有一个理由!”(记者 杨冬 滕芙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