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调控不放松 福州房价会否急转直下(2)

2011年11月08日 13:14 来源:东南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开发商已到临界点,看谁跑得快”

  限购是楼市销售一个重要的制衡因素。日前,10月27日,在一次会议上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发言,称限购令为“不得已的行政手段,一旦信息系统建立,限购令将取消”。此言一出,顿时激起千层浪,各方纷纷推测,此举将成为限购令即将“放松”的信号。

  但是,“取消限购”的推测很快即被推翻,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指出,楼市调控将坚定不移地继续下去,将继续严格执行调控政策,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来达到控制楼市虚高的局面。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日表示,房价这一个月已经开始松动,但调控绝不可有丝毫动摇,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格。

  “中央调控决心非常明确”,省内房产专家王阿忠认为,重申坚决调控对开发商影响比较大,资金压力比较大,开发商已经到了临界点,这次重申对原来一些寄希望于调控放松的开发商是当头一棒,接下来开发商恐怕是看谁跑得快。“扛不住,会降价!”

  调控以来,福州开发商在房价上已经慢慢让步,通过各种优惠、团购、一次性付款优惠等活动变相降价。“考虑到对开发商品牌和楼盘原来客户的影响,开发商降价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郑爱新认为,中央高层重申从严调控,开发商的压力更大,福州开发商下一阶段将“撕开遮羞布”,直接降价,而一手房和二手房会形成联动,整个楼市将开始大幅降价,预计这一波整个楼市房价会跌三成。

  “楼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而在王阿忠看来,住建部“取消限购”的声音是调控持续性的一个信号。“限购是一个行政手段,对市场的干预太‘硬’,它迟早要取消,但是中央必然用其他更柔性的手段来替代限购”,王阿忠认为,房产税是一个很好的替代政策,而住建部提出的限购取消的前置条件“信息系统建立”,恰是房产税征收的前提条件。

  “房产税是房地产行业发展成熟的必然选择,这更合理,多持有房产多纳税”,王阿忠认为,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地方政府不可能一直依赖土地财政,房产税将是一个更具持续性的财政收入来源。

  王阿忠认为,楼市调控是一个长期的政策,如果房产税征收,那么对楼市的影响就不仅是限购城市,恐怕是整个房地产市场。因此,投资者应该有更长远的眼光,套用股市的一句话,楼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新华时评

  房价松动调控不能动摇

  广为关注的商品房价格,近一个月来开始松动。一些城市商品房销售出现量跌价滞甚至量价齐跌现象,关于房地产开发商转产、出售的消息也陆续传出。这些现象似乎意味着,房地产业发展开始陷入困局。已有的调控政策措施还会持续吗?回答应当是肯定的。

  目前,房地产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部分城市成交量萎缩,开发商资金链吃紧。浙江楼市具有风向标意义的房产商绿城集团被传“破产”,上海一些楼盘降价引发利益纠纷,北京一些楼盘开始打折促销,大型房产中介出现一定规模的“关店”现象,一些房地产开发商转战矿产开发……从这些现象来看,房地产业本身、上下游产业以及利益相关方似乎都受到了不小冲击。

  楼市出现这些现象,自然与宏观调控有关。最直白地说,是被称为“史上力度最大”的调控措施终于见到明显效果了。从去年4月中旬起,政府调控措施几番加力,原因主要是一些城市上涨过快的房价牛劲十足,边调控边上涨,调控政策措施几次陷入“空调”危境。现在,调控终于见到明显效果了,但还只是在个别一线城市,而更多的地方还没有动静。这种情况下,如果停止调控,就会功亏一篑。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实行的调控,不是针对房地产开发和合理消费,而是要抑制投机投资行为。不少城市商品房存量连年上升,许多高价位楼盘售罄几年却仍有大量房子维持毛坯。诸多现象都说明,投机投资行为推高房价是不争的事实。从根本上来说,正是过热的楼市投机投资行为抑制了居民自住自用需求,透支了房地产开发的利润,才导致楼市出现了目前的现象。

  房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相应的消费能力、消费意愿作为支撑。房价长期超过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不能说房地产业发展是健康的。当前,房地产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坚持调控不能动摇。只有房价回归到合理水平,楼市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记者 杨永敏)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慧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