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万科方面坦言,万科一贯认为,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企业只能 “发现”价格,而不可能单方面 “决定”价格。作为企业,万科必须始终对市场保持敬畏,努力理解客户需求,不断提升产品性价比,同时积极主动顺应市场趋势,以优质产品、良好服务、合理价格赢得客户的支持。未来,万科仍将积极主动顺应市场变化趋势,尊重市场实际情况合理定价,按照购房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售出我们的产品。
对于部分前期购房客户索赔未果,而采用封堵售楼处、干扰公司正常销售等做法,万科方面深表遗憾: “这些行为,确实给我公司带来了困扰,造成了损失,但不可能迫使我公司作出没有法规和合同依据的让步,也徒然浪费这些客户的时间和精力,丝毫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当不动产市场价格出现波动时,企业将首先面对经营风险,承担利润损失。”万科方面在向记者提供的一份声明中指出,万科完全能理解前期购房客户的心理压力和焦虑的心情, “万科是一家为中小投资者赚钱的公司,万科的职业经理,需要维护一百万股东的合法权益。我们将积极与所有客户进行沟通,并尽最大努力完善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来争取客户的满意和欣慰。但我们无法接受没有法律规定和合同依据的索赔要求。”
万科在这则声明中强调,万科上海清林径项目的销售过程,完全合法合规、公开透明,我公司不存在任何违反法规或合同约定的行为。万科方面还表示,衷心希望这部分客户能平复心情,回到法律和合同框架内,和开发商一起通过沟通,来化解双方存在的争议。
万科降价或成房企风向标
中国房地产业巨头之一万科的一举一动在房地产界一直有风向标的意义,尽管万科否认启动了全面的降价的消息,不过业内人士分析,今年下半年以来,楼市持续低迷,即便是“金九银十”,也淹没在不断奏响的降调之中。房企开始降价谋出路,引发市场震动,万科作为行业里历来“带头大哥”,此番举动带来的效应可能是很大的。
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分析师黄河滔坦言,低迷市场下,以大幅降价换得成交已经成为市场共识,不仅是已经看到的案例、即将降价的也不少,更多项目加入降价行列应该处在各方意料之中;何况,前期降价已发生在新增供应大、同质竞争激烈的板块,而该案在局部的竞争相对较弱、所处区域也相对偏远。因此,不会对整体市场形成重大冲击,但会加速交投双方对后市预期的一致达成,带动整体市场价格向下。
德佑地产研究主任陆骑麟指出,万科降价并不意外,近日陷入风波的“万科清林径”,排除装修标准降低的因素,其实际降价幅度也接近15%。在他看来,万科降价,可能加速降价范围的蔓延,甚至加速整个二手房市场的调整,从而带来新一波购房抄底良机。而在这之前,二手市场价格岿然不动,一些地区都出现了一二手倒挂的现象。
“其实,现在很多楼盘都在降,区别只是隐蔽与否。不只是中低端项目,仁恒以及新江湾城那几个高端项目也出现了价格松动的迹象。对于房企来说,谁降得快,卖得好,谁就占据了主动。 ”宋会雍说。
“我们讨论拐点,可是占了整个市场六至七成交易量的二手市场还没动,怎么能说拐点?对一些非专业的二手房房东来说,品牌房企起着表率的作用,万科出现大幅降价,也将会影响二手房房东的心理预期,提醒他们:房价跌了,跟进降价才好卖。 ”宋会雍也表示,行业老大的降价动作可能对整个市场产生震动,推动僵持状态的改变。
在房企相继打出降价牌之时,购房者是继续观望还是大胆出手?对此,宋会雍建议,现在是一个不错的出手时机。根据中原地产上月的一项调查,八成受访者会在价格降到合适的预期值时出手购房,也就是说,现在降价还是会形成相应的交易流量,房企资金问题也可以得到缓解。因需要时间消化新增的客群,一般来说房企不会连续降价,而是选择一步步走,中间可能间隔很长的时间。 “现在到年底是个机会,但如果等到了明年初,由于银根释放的影响,价格可能还会出现一个小反弹。 ”
◎预判
中环新建住宅供应发力
临近年底,全市新建住宅供应虽未有起色,中环新建住宅供应却明显发力。由于楼市成交量的低迷,该板块内高存量板块再度"承压",业内人士预判,在高存量基础上将面临再度承压,之前更多发生在外围的降价或蔓延到中环附近。
来自,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市场中心统计显示,11月上半月期间(1至15日),全市共有19个批次、42.10万平方米新建住宅项目获批入市,供应面积虽比10月同期有明显增加、但在年内仍处平均水平。而在中环区域 (指内、外环间区域,下同),11同期却有8个批次、21.41万平方米新建住宅项目获批入市,已达1-10月间14.75万平方米月均供应水平的1.45倍,并有望突破7月时的22.55万平方米年内供应月度峰值。
11月上半月获批入市中环新建住宅项目,供应面积均不低于3万平方米,开发商有意加大推盘力度;其中有两个项目为年内首次推盘,分别位于浦东三林和杨浦新江湾城板块。中环新建住宅供应发力同时,成交却未被有效调动,11月上半月仅有3.20万平方米达成交易,对应去化率仅为14.92%。
对于中环新盘供应年底发力,在黄河滔看来,,主要是迫于市场环境的严峻。 2011年7-10月期间,中环区域新建住宅供应始终维持在14.3-22.5万平方米的区间,成交却由7月的15.2万平方米下滑至10月的3.2万平方米。 “楼市整体环境不佳、存量高企下,及早出货才是应对之道。此外,新盘供应发力也是部分开发商年底冲刺业绩的体现,其价格策略将决定最终的收效。 ”黄河滔对记者表示。
而伴随中环新建住宅供应发力,高存量板块也将再度“承压”。
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市场中心统计显示,截至10月末,中环区域新建商品住宅存量约1.43万套、197万平方米;共有7个板块存量超过10万平方米,最高的杨浦新江湾有950余套、约18万平方米,浦东三林、宝山大场也有超过7万平方米的较高库存。而在11月上半月,上述三个板块又分别有4.5、6.1和3.6万平方米新建商品住宅供应入市,业内人士坦言,在高存量基础上将面临再度承压,之前更多发生在外围的降价或蔓延到中环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