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别再预言“楼市崩盘” 房价回调远未停止

2011年11月23日 08: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别再预言“楼市崩盘”房价回调远未停止
资料图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编者按:楼市调控深入,市场持续低迷。量价齐跌、业主退房、中介倒闭、房企退出,一时间“拐点论”此起彼伏,各种复杂情绪交织,楼市大变局已拉开序幕。“冬眠”中的楼市将走向何方?企业又将何去何从?中新网房产频道推出“透析大变局”系列报道,试图展现楼市众生相,深度剖析地产走势,还原市场最真实的面貌。

  中新网11月23日电(房产频道 胡可璐)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等,对1899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对于经济学家关于房价下跌会引发社会问题的言论,67.7%的人表示不信。78.4%的人说这些言论对自己买卖房屋的决策影响不大。调查显示,81.8%的受访者力挺政府继续实施严厉的房价调控政策。(11月22日中国青年报)

  在不断升级的楼市调控之下,不断走高的中国房价终于有所收敛,部分城市房价开始回调。对大多数人而言,让房价回归到“合理的水平”是期盼已久的目标。然而随着各地房价逐渐松动,关于“中国经济能承受房价跌多少”的争论却不绝于耳。

  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曾发微博称:“房价下跌,86%的家庭会不高兴。” 而李稻葵近期也表示,“房价上涨不可能,但房价大跌也不可能,因为如果房价在北京、上海、广州出现10%下降的话,一定会带来比房价上涨30%还大的社会问题,刚买房的年轻人一定会抱怨。”而在此前,还有开发商扬言“银行比开发商先死”。这些论调给人一种错觉,仿佛房价下跌,所有人都要跟着倒霉。

  但凡调控的“拳头”稍微攥紧,就有开发商“哭穷”、叫嚣“活不下去”,还有购房者打砸售楼处要求退房,更有所谓专家预言“楼市崩盘”,似乎房价一降,对于中国经济的打击面将无法挽回。这让公众不得不担心,房价下降后会不会出现救市信号?会不会出现报复性反弹?房价能不能真正回归到“合理水平”?

  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就认为,银行可抗房价跌五成。著名经济学家易宪容也指出,房价可上涨10倍,为什么不可下跌30%以上?房价不可下跌30%的逻辑是根本不成立的。房价调整得越早,代价越低,否则中国经济输得更厉害。

  也许房价下跌会带来社会问题,难道房价上涨不会带来更大的问题吗?房地产长久以来都是投资客狂欢之地,其居住功能不断被弱化。有媒体就曾直言不讳地评论,普通购房者已被中国房地产彻底抛弃。如果房价再上涨30%,那么,中国楼市带来的严重问题就不只是制约民生、酿造经济金融风险,而是将影响到社会稳定。

  目前房地产调控到了关键的时刻,面对各种反对声音,调控仍须淡定。在房价出现松动的情况下,以绿城宋卫平为代表的开发商已经开始用房地产萧条威胁经济为由向政府发出放松号召。然而,我们看到,中央调控房价的决心丝毫不动摇。

  目前各方争论的焦点在于房价能够跌多少,背后反映的却是“房地产是不是国民经济支柱”的问题。处于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经济,虽然短期“去房地产化”有些不切实际,但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却亟须改变。部分城市房价下跌只是阵痛,而经济过于依赖房地产则是长痛。

  如果长期把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那么中国经济将永远都会处于危机与不稳定中,房价下滑会影响GDP或就业,房价上行直接关乎民生,或者上行膨胀后急跌又带来经济泡沫风险,进而影响金融稳定。历史也证明,凡以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都会招致经济泡沫或金融风险。

  对于中国经济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让房地产实现软着陆。房地产需要从最高位逐渐回归到理性价位。宏观经济应该甩开对房地产行业的过度依赖,不论是金融体系,地方政府,乃至整个实体经济都应该接受房价的大幅下调。

  而对于房企而言,此轮调控也是其健康发展的有利契机。一些房地产企业会遭遇破产重组,这是大势所趋。房地产公司过去是依靠杠杆、囤地、土地增值,而不是靠造好房子创造价值。依靠简单的规模效应、简单地消耗土地,这种成长是不真实的。而调控恰恰是对房地产行业的一种修正,调整的过程将是去杠杆化和去泡沫的过程。绿城几年间的膨胀,可说是中国楼市高歌猛进的一个缩影,其眼下遭遇的风险,也恰是中国楼市迟早要经历的一堂课。只有重组之后,房地产行业行业才能变得健康,不需要依靠泡沫来维持盈利。

  中央调控态度决定未来房价走势,中国的房价怎么降、降到哪里,考验决策智慧。长远来看,泡沫破灭对房地产行业是有好处的。中国经济如何找到新的增长点、缓慢释放房产泡沫,这些问题值得深思。但无论怎样,中国经济都不能被房地产所“绑架”。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慧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