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底开工只有约三分之一,到10月底开工率超过100%,今年我国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开工任务在各地努力下完成。但记者调查发现,保障房按时开工并不意味着安居工程从此可高枕无忧,今后如何公平分配、混居聚居如何完善、配套维护如何保证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分配公平机制如何完善?
今年以来,不少地区被曝出不符合条件的人群享有保障房的现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16个城市的审查也发现有2.4%的家庭不符合条件。虽然被查出和曝光的比例不大,但在社会上已造成恶劣影响。这警示一些地方政府,如果不在审查制度、信息透明、监督处罚等方面严堵漏洞,今后保障房大批量入市时可能会带来更多社会问题。
除了程序公平外,记者采访发现,还有一部分分配不公平和变相走样,必须通过不断完善分配制度来解决。
此外,如何尽快完善退出机制也是当前分配环节所面临的问题。近期,济南一位市民因年收入超过廉租房申请标准十几元钱而面临被退租的尴尬。专家认为,对于这种动态“退出”机制,目前执行过程中政策并不清晰,到底是强行退租还是提高租金水平,还是转到公租房,还需相关制度不断完善。
“混居”“聚居”矛盾如何应对?
保障房该如何规划布局,已引起不少人的重视。随着大批家庭入住保障房,这一问题逐渐显现。不少人认为,低收入群体聚居在一起很可能会产生“贫民窟”;但也有人认为,普通商品房配建保障房同样会产生生活习惯不同、物业承受能力不对等问题。今后如何解决这些不断出现的问题,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智慧。
济南市天和新居是济南新建成的廉租房小区之一。2010年年初住户陆续开始入住,由于廉租房分配初期房源紧张,济南市采取了优先照顾低保户和残疾人员的方式,因此年龄结构偏大、残疾人较多成了这一小区的特点。在天和新居外散步的济南市民张正对记者说:“小区虽然挺新,院子也收拾得干净,但整体老、弱、残的气氛还是让人压抑。”
为减少保障房小区“标签”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一些地区采取普通商品房配建保障性住房的方式来实现“混居”。山东省今年提出,新建商品住宅项目按原则上不低于10%的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公共租赁住房。
然而,这种“插花”式混居方式也有多重问题。在新浪乐居的一项“你能接受贫富差距较大的两个阶层的居民混合居住状态吗”调查中,有56.14%的参与者认为“不能”,认为“能”的只占21.05%。
后期配套维护资金如何解决?
财政部出台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廉租住房租金收入专项用于廉租住房维护和管理,不足部分在一般预算中安排。但一些地方政府反映,收取的廉租房租金远低于运营和管理费用,要通过一般预算安排困难也比较大。随着近年建设的廉租住房不断投入使用,维护和管理费用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以济南天和新居为例,由于是廉租房项目,政府对部分住房物业费进行减免,其中低保户全部减免。天和新居348户住户中,低保户占320多户,这意味90%以上的物业费要由政府承担。
对于目前保障房仍存在的这些疑问,一些专家表示,保障房开工并不等于建成,建成也不等于能住得好,随着保障房的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后续问题仍十分复杂,各级政府需未雨绸缪,尽快完善后续保障配套措施,最终真正实现保障房的有效供给。(据新华社济南11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