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住宅地产市场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大量房地产企业投资转向商业地产。专家分析认为,在调控政策影响下,部分投机性需求转向,由此催热了商业地产市场。
世邦魏理仕的统计显示,北京2010年商业地产新增供应量和吸纳量分别达到空前的123万平方米和100万平方米,比2009年分别增长355%和357%。据监测,2011年北京将有总建筑面积达120万平方米、近20个大型商业项目入市。
值得注意的是,商业地产的投资火热不仅仅停留在一线城市,已经开始向二三线城市蔓延。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报告显示,到2011年底,东莞将拥有购物中心69家,建筑面积350万平方米;沈阳将拥有购物中心71个,建筑面积超过700万平方米;石家庄将拥有购物中心22家,建筑面积接近230万平方米;贵阳将拥有购物中心43家,建筑面积接近200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珠海、中山、海口、银川、西宁5个三线城市商业建筑面积今年增幅将高达83.9%。据北京工商大学贸易系主任洪涛介绍,由于消费升级,多业态集合的购物中心的确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方向。
然而,21世纪不动产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在售的商业地产新房库存总量已经超过了住宅,达到1000万平方米以上,需要32个月的时间才能售完,而消化完上海商品住宅库存的时间,仅需15个月。
根据北京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目前,8月以来入市的商业地产项目签约率仅为6.5%。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商业地产供应大涨、成交低落,未来有可能出现供给过剩的情况。
来自高纬环球的监测报告同样显示,北京已有一些购物中心出现招租难的情况。一些本应在2012年入市的项目有可能推迟入市。
洪涛则告诉笔者,“现在有些房地产商投资购物中心,由于对零售业本身需求并不了解,致使一味地追求大规模,有的购物中心甚至占地面积达上千亩;但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原因,商户资源不足、客户资源不足,造成无人光顾的局面。另外,也有的是在同一商圈内拥有多个类似大型购物中心,商户、客户资源分流现象严重。”
“当前的购物中心等商业地产发展过热,却存在同质化严重的风险。其产品结构亟待调整,必须错位经营和类别化特色来提高产品附加值。”全经联商业地产委员会副主任陈俊说,商业地产升温的同时也使得众多购物中心存在盲目、无序、趋从发展的现象,差异性的不足则造成购物中心普遍千店一面的现象。
“购物中心如何解决同质化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商业地产的炒作盛行,商业地产的价格会被进一步推高,可能会导致商业地产泡沫的出现和膨胀。”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分析师梁焕磊指出,当购买者的预期获利不足以涵盖包括商业地产为主所耗费的成本的时候,买卖链条就会由此断裂,进而一系列问题就会相应出现。部分企业的亏损、资金链断裂乃至倒闭,通过前后连锁效应,由此会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称,“尽管调控政策涉及商业地产不多,但对部分容纳程度有限的中小城市,现在已经有限制商业地产发展的必要了,对于有发展潜力的大城市,商业地产有发展的客观需要,但是也要注意的是不能重复建设。”(高伟 梁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