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机制——各地探索住房保障制度的新方向
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任务即将收官,北京、上海、河南等地近期密集出台保障房管理新政。
而在北京,“史上最便宜廉租房”近日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位于中关村甲3号的这栋廉租房,身处繁华地段,比邻每平方米超6万元的高档商住楼盘,其最小房屋的月租金最低只有48.6元。
本报记者近日走进“史上最便宜廉租房”,一探究竟。
“很幸运,也很有压力”
中关村甲3号廉租房位于北京北四环中关村商业区,紧邻地铁13号线的五道口站,旁边是著名的中关村第二小学。
12月3日下午,在这栋廉租房5楼电梯口,一位刚从学校回来的大学生对记者说:“总算有个了遮风避雨的地方,不用天天看房东脸色了。”
他们一家三口半个月前刚搬到这里,之前是在五环边上租房子住。
当时那个房子还不到20平方米,每月得交400元租金。而入住这栋廉租房后,每月房租只需100多元。
5楼的住户王建军,和这位大学生有同样的感受。32岁的王建军因为动过大手术,一直没有找工作,只能靠妻子帮人卖服装每月挣2000多元养家。他们现在住的房子有43平方米,每月交130元的房租,比在外面租房划算多了。“总算有了个家。”王建军感叹。
记者从物业公司了解到,此处廉租房共有147户,截至12月1日,已有101户拿到了钥匙。在这些住户中,有重残家庭,有大病家庭,也有老龄家庭。大部分住户都申请了一两年时间,能够住进这里,都觉得自己很幸运。
但是,身居繁华地区,也让一些廉租房住户明显感到了“压力”。
“能够住进来,很幸运,但也很有压力。周围的消费太高了,这样的‘高档’环境让我很有压力。”一位住户对记者说。
“我也想找工作,可又怕划不来”
许多住户把这里已经当成了“家”——永久的家。
许多有劳动能力的住户,曾经想过找工作以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但仔细一算账,却觉得“划不来”。
“我也想找工作啊,可又怕划不来,搞不好还不如现在。”廉租房8楼的一位住户对记者说,“像我这样40多岁的人,一没技术二没体力,谁要啊?就算我找了个活,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可那样我就不符合低保标准了。现在,我们一家三口领1500多元的低保,廉租房的房租还便宜,这不是挺好吗?”
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如果廉租房体系设计得不好,很容易出现‘养懒汉’的现象。可以考虑改变救助方式,由实物补助改为货币化补助,并形成一个完善的梯度补贴,最底层的贫困者补助最高,经济好转的也有补贴,但会少一些。”
一位房地产从业者则认为,关键是廉租房的退出机制还不健全。“目前,还极少有因家境变化而退出保障房的实际例子。”
如今,退出机制已经成为各地房管部门探索住房保障制度的一个新方向。12月1日开始实施的北京市公租房新规中明确,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期限由双方约定,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这一内容为租赁对象在适当条件下退出提供了政策支持。
而河北省的保障房新政则要求,保障对象家境变化已不符合保障条件的,要在规定期限内腾退,否则需按市场价格缴纳租金或补缴土地收益价款等,对拒不服从退出管理的,将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记者 杨登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