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天津:切实做好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工作

2011年12月07日 10:04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认识住房属性,倾力保障民生

  我国实行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成为一项凸显的民生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正确认识住房的属性,下力量解决好以住房为重点的各种民生问题,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确把握住房双重属性。在现阶段,我国的住房具有两种属性、两种功能,即商品属性和民生属性,同时发挥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部分社会群体通过市场途径解决住房问题,但中低收入群体如果没有政府的帮助,就无法很好地解决住房问题。如果住房的商品属性被片面夸大,民生属性被完全忽略,就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住房的这两种属性、两种功能只有均衡协调体现,房地产市场才能平稳健康发展,各类社会群体对住房的基本需求才可能得到满足。近几年,天津市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列为每年20项民心工程的首要任务,注重发挥住房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把满足群众基本居住需求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着力促进住房的市场供给和政府保障均衡发展,探索了一条具有天津特点的住房保障有效途径,努力实现中低收入困难家庭住有所居。

  (二)全力做好住房保障工作。 “十一五”期间,天津市住房保障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在不断加大建设力度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努力构建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全市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405万平方米、33.5万套,发放租房补贴7.5万户,累计向41万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了住房保障,占城镇家庭的20%,保障性住房建设量占住宅建设总量的30%,住房供应结构得到有效改善。在2010年“我爱天津的100个理由”评选活动中,天津的老百姓对保障房建设的认可度最高。

  二、构建政策体系,完善保障方式

  天津市在住房保障工作方面,按照加快构建“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住房供应目标要求,坚持分层分类、应保尽保的原则,整合保障方式,简化保障类型,初步形成了“租、售、补”相结合、“发放三种补贴”、“建设三种住房”的政策体系,在解决中低收入群众住房问题中,较好地发挥了政策先导作用。

  (一)发放“三种补贴”。这是面向最低收入、低收入、中低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的租房补贴,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廉租住房实物配租补贴,面向人均住房面积低于7.5平方米的最低收入家庭,如低保户、优抚家庭、重残双残家庭等,享受补贴家庭承担的月租金为每平方米1元,其余部分全部由政府补贴;二是廉租住房租房补贴,面向人均年收入低于1万元,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2平方米的低收入家庭,政府月补贴额不低于450元;三是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面向人均年收入低于2万元,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2平方米的“夹心层”家庭,政府月补贴额不低于240元。目前,天津市享受“三种补贴”政策的家庭,政府补贴额分别占三类家庭房租总金额的90%、75%和35%。这种做法,充分考虑了不同困难程度家庭的支付能力,将“暗补”变为“明补”,形成了保障标准与收入水平挂钩,补贴与市场联动的机制。

  (二)建设“三种住房”。根据困难群众的租购需求,建设不同类型的保障性住房,改善保障性住房的供应结构。一是公共租赁住房,主要面向享受“三种补贴”的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3万元并且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2平方米的家庭,以及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二是经济适用住房,面向城镇拆迁家庭,按照拆建结合的原则定向建设,对特殊困难家庭托底保障,确保每户一套安置房。三是限价商品住房,面向人均年收入低于3万元、人均住房面积低于20平方米的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销售价格比同区域的普通商品房低20%左右。“三种住房”科学整合了现有的保障资源,使保障房分类更加合理,供应对象更加清晰。

  三、科学规划设计,确保建设品质

  保障房品质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时间再紧,任务再重,保障房的建筑质量、居住品质也不能打折扣,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群众的检验。天津在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坚持保障房建设与商品房建设标准一致,努力实现建成一片房源、惠及一方百姓、促进一方和谐,让群众住得安心顺心舒心。

  (一)科学规划布局。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的规划,编制了2008—2012年住房保障五年发展规划、“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明确了保障性住房的空间布局、土地供应、建设要求等。在空间布局上,充分考虑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成本、生活成本,尽量满足居民就业、就医、就学、出行等需要。目前,天津保障性住房80%以上分布在中心城区。在土地供应上,本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在设施配套和环境建设上,确保水电气热等配套设施与住房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做到外檐色彩、立面效果、景观绿化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建成整洁有序优美的新社区。

  (二)优化房型设计。满足群众的基本居住需求,突出经济实用特色,就要在小空间里做大文章,仔细考虑,用心设计,提高出房率,用好每一平方米。为此,天津市专门研究制定了公共租赁住房设计规范,明确了房型设计标准和相关配置指标。比如,进入房厅的门不能开在中间,避免把房厅变成通道,造成空间浪费。再比如,做好房型潜伏设计,可以两套合一套,为今后改善住房条件预留空间。

  (三)确保房屋质量。天津市狠抓保障房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保障性住房质量监督管理专门机构,制定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社会保障用房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等,对保障性住房项目实行全程监管。主要是:严把施工监理关,严格按设计方案规范施工,落实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监管部门责任制;严把建筑材料关,严格执行建筑材料核验制度;严把竣工验收关,不经分户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不颁发入住许可证;建立保障房建设质量终身责任制,实行工程质量安全永久性标牌制度,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对项目安全和质量负责到底。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慧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