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楼市崩盘论”再起 你信吗?(2)

2011年12月22日 14:55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警惕利益集团干扰楼市调控

  有实力的市场参与者围绕房地产调控展开的空前游说,释放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某些既得利益者试图绑架或影响政府政策,希望出现政府干预最终失灵的危险信号。中国要建立好的市场经济,并为经济在战略转型中提高民生福祉营造健康的制度执行环境,有效的政府干预不仅必不可少,而且永不过时。

  浸润着太多利益的房地产价值链,目前正处于结构转变的关键时期。尽管在信息产生和传递渠道多样且甄别成本日渐提升的今天,有关市场参与主体针对中央关于房地产调控大打舆论牌、悲情牌乃至经济崩盘牌,看起来似乎心系经济增长和市场稳定,但真实用意异常明显:无非是本轮房地产调控已经或正在触动其根本利益,妨碍了其低成本的财富攫取路径。于是,希望能够像前年那样如法炮制,再度影响政府政策。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房地产商以及反映其利益的市场参与主体,近期围绕房地产调控展开的空前游说,正释放出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某些既得利益者试图绑架政策,希望出现政府干预最终失灵的危险信号。

  令人担忧的是,在国内楼市表面繁荣的背后,是财富畸形集中造成潜在经济与社会矛盾的可能激化、市场混乱秩序加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不断累积。放眼全国,居高难下的房价早已大大超出了普通消费者的合理承受范围,极有可能成为引爆社会矛盾的潜在导火索。特别令人担忧的是,在投资房产可迅速催生亿万富豪的市场环境中,刚性需求被投机需求所挤压,非理性的市场炒作取代了正常的市场交易。少部分富人掌握着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相当一部分房产,社会财富迅速向这些人集中,业已拉大的贫富差距经由杂草丛生的房地产市场的推波助澜,再次被拉大。更危险的信号是,部分既得利益者在攫取巨额财富后正利用政府对房地产泡沫可能破灭的顾忌直接或间接地绑架政府决策,使得政府在整治市场秩序过程中不时遇到各种干扰,明显影响了政策执行效果。

  但是,从各国房地产发展史来看,只要是泡沫早晚难逃破灭命运。何况今天的中国经济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已经很大很危险:投资的1/4集中在房地产行业,不少地方政府税收的一半来源于房地产的贡献,超过6%的G D P由房地产业创造,与房地产业高度联动的产业超过30个,住房信贷更成为不少银行的主食。显然,一旦爆发中国版的次贷危机,房地产病毒就会通过已有的传导机制迅速感染中国经济链的绝大多部分环节,进而引爆系统性的经济与金融危机。日本、美国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前车之鉴理应值得中国镜鉴。

  因此,决策层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尤其是今年4月以来挤压房地产泡沫的做法无疑是相当正确的。只是应当看到,中央政府的上述政策能否产生实际效果,特别需要相关部委、各地方政府以及作为市场主体的房地产企业和其他参与者的配合与一定程度的政策协调。(综合经济参考表、新京报、中新网等报道)

  相关链接:

  揭露8类“伪”房地产专家 不可不知的楼市谎言

  1、大言降低房价的哗众取宠型。

  这类专家根据国家的一些政策的变动,就大言这些政策是真的为了降低房价,鼓掌叫好,叫广大购房者等待。许多购房者看了非常开心,点击率大增,结果房价依然故我,大量观望者最终遭受损失

  还有就是异想天开的提出一些建议,认为有了这些建议就可以降低房价,当然点击率大增,但丝毫没有可行性,相当于放屁。

  2.知道房地产的一些历史就推断未来型。

  这类专家掌握了部分房地产价格的涨落历史,并且据此推断,认为国家新出一些政策会有怎样的走势,如今年的历政。

  但是这类专家一般没有掌握房地产发展的全过程细节,不知道当年的涨落的原因,也没有具体分析当下的形式,以过去推未来,其论断相当放屁。

  3、言必称西方先进国家规律型。

  这类专家可能花公款去过一些发达国家考察,然后回国以后拿一些国外的死规律指数(如租金房价比、如物业税等等)来发表对国内房地产的一些见解,数据好像很多,规律好像很正确,但是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缺乏对国内情况乃至民众观念的了解,忘了有中国特色这一条,所以其预言往往是放臭屁。

  4、征税压制房价型。

  这类专家肯定吃政府饭,要么是国税地税的、要么是政府研究机构的、严么是高校研究机构的!

  历史上每一次增加土地的价格、增加交易的税费、增加开发商的税、甚至即将增加房产保有的税费都只能推高房价,原因很简单,房屋供应量远远不足,而潜在需求量又巨大。

  5、模棱两可型。

  这类专家说话经常模棱两可,从来不像我一样有鲜明的论点,谁都不得罪,经常用词就是“或许”、“可能”,深怕说错了把专家的身份给丢了。这样的专家语言是连屁都不是。

  6、只会指出问题,不会解决问题型。

  这类专家成天指出很多问题,一个问题就是一篇文章,所以文章很多,经常说“应该研究、应该改善、应该改进”,结果怎么研究、怎么改善、怎么改进一概不知道。这样的专家语言一样是连屁都不是。

  7、三天两变型。

  这类专家根据一些风吹草动的热点问题就马上发表文章,文章的点击率很高,但是不久就发现市场的走势不像他的想象,结果马上根据市场的走势苗头又调转笔锋,忽上忽下,结果市场还是没像他的预想,他继续变。不过,这类专家文章很多,博客点击率很高,新闻采访量很大,但是基本等于放屁。

  8、非专长的跨界放屁型。

  这类专家很隐蔽,他们可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但他们却不是房地产所有领域的专家。

  比如某些房地产开发商的老总、副总,比如某些金融研究所的研究员、证券公司的研究员、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比如我是房地产营销的研究者就不能说什么都能说两句,什么都能说对。

  其实这些人说话不要紧,那就是要向大众说明清楚,他们的论断可能错误,大家听听可以,施行要自我综合谨慎判断。(新京报)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慧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