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围栏”、“电子鼻”、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我国一批自主研发的信息新技术在上海世博园区“上岗”,王曦院士为公众详细介绍——
数项“中国创造”服务世博
蒸汽机、电话机、留声机……在公众面前的正式亮相都是在世博会上,这造就了一句名言——“一切始于世博会”。上海世博会,又有什么新技术、新产品以这里为“起跳点”,“跳进”我们的生活?昨天,在“相约名人堂——与院士一起看世博”活动中,中科院上海信息技术与微系统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王曦告诉大家,有不少信息技术领域的“中国创造”首度应用于世博,不过,它们并非在展馆的聚光灯下“高调”展示,而是在园区各处默默工作。
“电子围栏”架起隐形保护网
“物联网将改变人类的未来生活”,这种让人倍感新奇的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在世博园区的四周——由微系统所自主研发的“电子围栏”正为3.28平方公里的世博会围栏区提供24小时防护,其作用抵得上成百上千名保安、警察的轮番值守。
王曦说,“物联网”是个俗称,它的专业名称是“无线传感网络”。早在10年前,微系统所便开始启动研究,至今一直保持着与世界同步的发展势头。貌不惊人的“电子围栏”为世博园区架起了一张隐形保护网:红外、震动等各种传感器时刻感知并辨别着各种入侵——是大风吹落的树叶,还是游客的无意碰触,或是恶意闯入?它能一一区分;微型雷达侦探低空抛物的入侵;另一些传感器埋在地下,随时监听着挖掘的声音,防止地下入侵……
尽管“电子围栏”此前已在浦东国际机场“上岗”,但“无线传感网络”应用于世博会,这还是世博历史上的第一次。王曦透露,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智慧上海”,将是今后上海发展的重要一着。
“汶川救灾功臣”服务世博通信
同在为上海世博服务的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曾经用于汶川地震后的堰塞湖监控。王曦透露,这套设备即使在不毛之地,也能在1-2小时内架设起一个覆盖范围几平方公里的通信网,带宽可达60兆,能支持双向移动、大容量视频传输、多媒体通信。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的一个小组仅用一个下午,就帮灾区恢复了对外通信。”王曦说,尽管世博会场馆内通信非常方便,但在会场外几公里、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外,还有许多安保人员,他们借助这种先进的设备保持联络,组成一张网,保障着“平安世博”。
“这项独创的技术,将来在高铁上会有用武之地。”他说,高速列车移动速度太快,所以在车厢里很难上网,因为一般移动通信的基站无法完成数据传输的“接力”,但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就可能实现。
科研成果不应是“瓷娃娃”
当人们出入世博园,流连在展馆间,或许并未想过有多少“中国智慧”在闪烁。王曦又举了两项来自微系统所、应用于世博会的技术——都说警犬鼻子灵,他们研发的“电子鼻”更灵:这种特殊的荧光聚合物能在10万亿个空气分子中“嗅”出一个毒品或爆炸物分子,而狗鼻子的灵敏度只是500万分之一——这项技术已用在与世博相关的各个安检关卡上。
世博期间,上海的车流量是多少?精确数据由微波雷达统计。这项名为“微波信息交通雷达监测”的技术已为2008年奥运会监测过车流量,并为北京车牌限行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王曦说,中国还不像一些发达国家那么富裕,身为中国科学家,“我们的科研成果更应该对得起纳税人的钱!”有的科研成果只是论文,却走不出实验室,好像一个碰碰就破的瓷娃娃,“我认为,好的研究就要‘拿得出,用得上’。”他希望有更多“中国创造”在今后的世博会上亮相。 记者 许琦敏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