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有了显著改善,不良贷款余额及比例总体上延续了2003年以来“双降”的态势。但探究“双降”的内在原因,不难发现,“双降”与银行自身经营改善的关联度非常小,银行潜在不良贷款问题依然值得关注。
近期,上市银行先后公布的二季度业绩普遍超出市场预期,其中不良贷款余额及比例继续保持“双降”,这也是当今我国银行业的基本特征之一,从银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可见一斑。截至2010年2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549亿元,比年初减少424亿元;不良贷款率1.30%,比年初下降0.28个百分点。但是,这个令业界骄傲的数据背后,其实掩盖了不良贷款 “名降实增”的真相。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理由。
第一,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改剥离”是银行贷款质量得到改善的最直接原因。农业银行的财务重组案例尤为明显。2008年,农业银行剥离了8157亿元不良资产,从而令银行业不良贷款大幅减少7082亿元,整个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也从6.17%下降到2.42%。
从目前来看,银行自身利润冲销和直接剥离是银行减少不良贷款的两种途径。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数额巨大,银行利润又十分有限,因此,不良贷款的主要处理方式是“先注资,再剥离”。为了还原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真实面貌”,可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某一时期新增贷款减去期末与期初的贷款余额之差,推算当期剥离或冲销的不良贷款数额;或根据银监会公布的不良贷款余额与剥离或冲销的不良贷款数额之和,推算出商业银行在期间内形成的不良贷款总量。
根据相关数据计算,2003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共剥离或冲销的不良贷款数额高达1.85万亿元。考虑到这一因素,截至2010年第2季度末,商业银行的实际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则分别高达2.3万亿元和6.24%。
第二,从不良贷款的结构看,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呈现劣变趋势。在损失、可疑、次级这三类不良贷款中,损失类是无法收回的贷款,对银行的负面影响最大。2007年,损失类贷款占不良贷款的比重从2003年的27.64%大幅攀升到46.33%,在短短4年中增加了19个百分点,其增加主要是由可疑类和关注类贷款劣变形成的。2008年,商业银行损失类贷款余额570亿元,比年初的5877亿元减少了5307亿元,但考虑到农业银行剥离的5494亿元的损失类贷款,商业银行的损失类贷款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187亿元。所以,由于农业银行对损失类贷款的剥离,才使得2008年以来损失类贷款在不良贷款中比重出现大幅下降的“假象”。
第三,贷款规模扩大“稀释”了不良贷款,从而大幅降低了不良贷款率。自从2002年我国银行业实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管理以来,监管部门将“双降”,尤其是不良贷款率的降低作为银行资产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不良贷款率的降低是由不良贷款余额与贷款总额共同决定的,商业银行在实践中往往通过“增大分母”——扩张信贷来换取不良贷款率的下降。2009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之所以能快速降低到2%以内,也正是“天量”信贷投放所致。
第四,经济下行风险将导致“隐性”不良贷款激增,银行业面临不良贷款“双升”压力。近年来,我国直接融资规模虽然有所上升,但仍然难以撼动贷款融资所占融资总规模80%的重要地位。这种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的融资结构决定了银行贷款具有“亲经济”的周期效应,即银行业在分享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成果的同时,也难以避免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风险。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减速压力日益明显,自1990年代末剥离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之后,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经济下行周期。如果中长期内我国经济增速显著放缓,这可能导致目前的“隐性”不良贷款在未来2年至3年内的某个时候集中“显性化”。再考虑到2009年以来15万亿元新增贷款中有相当大比例投放到了地方融资平台项目、产能过剩企业及房地产市场,经济波动给商业银行可能带来的不良贷款数额很难乐观。
作者 中国人保资产管理公司研究部高级研究员、金融学博士 凌秀丽
参与互动(0) | 【编辑:贾亦夫】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