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9日,《深圳特区报》刊发消息,汇丰集团(HSBC)与平安正式签署《认购协议》,以6亿美元(约人民币50亿元)认购平安10%的股份。这是当时国内金融业金额最大的引进外资项目,也是继美国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于1993年参股平安之后,第三位国际投资者参股平安。
作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蛇口诞生。思变图强谋改革,凭海临风勇开放,它以探索综合金融“中国模式”的出色成绩,为深圳经济特区及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金融业的蓬勃发展,写下生动的“注脚”。
艰难起步 寻求突破
最初提出组建平安保险想法只是出于一个很偶然的契机。从1985年开始,作为中国“改革试管”的蛇口,已开始触及到金融领域的改革,联想到香港招商局曾于1885年在上海成立第一家名为“仁济和”民族保险公司的历史,我们突发奇想,100年后我们招商局可否重操旧业,成立一家新体制的保险公司?
当我们把自己的想法向当时香港招商局的常务副董事长袁庚作了汇报后,袁庚同志当即表示非常支持,并亲笔写信给当时国务院财经小组副组长张劲夫、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副行长刘鸿儒等领导,详述成立平安保险的必要性。
拿着袁庚同志的亲笔信,我和时任蛇口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车国保一道去北京拜见了张劲夫,获得了张劲夫的肯定与支持,并随即把袁庚的亲笔信批转给了陈慕华行长。虽然我们的方案一开始就得到了大力支持,但在刚刚改革开放不久的中国,要成立一家新的保险公司还是有相当大的困难,现存的许多问题急待解决。
据了解,1985年刚刚颁布的《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对新保险公司的成立有诸多限制,如新保险公司不能从事法定保险、各种外币保险业务,作为地方保险企业只能经营该地区的地方国营企业的保险、新成立的保险公司也无法获得再保险资格……由于当时的国营企业普遍缺乏必要的资金和保险意识,这些规定使得新成立的保险公司获得保费收入的空间很小,而作为一家保险企业,若没有再保险、没有一定的分保能力是不可想象的。
面对种种困难的局面,时任招商局总经理江波后来在一次会议中也承认,当时就连他本人也认为那时要成立一家新保险公司的难度很大。但出于对平安这批年轻人热情的欣赏,他当时才表示支持,允许我们作些尝试。
1987年12月6日,平安保险正式向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递交了《关于合资成立“平安保险公司”的请示报告》。1988年3月21日,在这个我终生难忘的日子,时任国务委员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常务副行长刘鸿儒正式签发了人民银行银复(1988)113号文件,同意由蛇口工业区社会保险公司和中国工商银行深圳信托投资公司合资成立“平安保险公司”。
我们得知这一消息都非常激动,并立即把这一好消息向正在北京的江波作了汇报。也许是这一好消息来得太意外,我清楚地记得当我向他汇报完此事后,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道:“那真不容易啊……”
蛇口精神 励志创新
公司开创之初,我们便把蛇口人的艰苦创业精神和“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移植到平安保险的企业文化中来,我们提出了“先生产,后生活”的口号。当时我们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公司成立4年内没买过一套宿舍,全部员工都挤在6至8人一间的集体宿舍,有的甚至睡在办公室里。
当时公司设在深圳的办事处,借了工商银行的一张办公桌,加上一部电话、一台老式铅字打字机,便是全部家当。我们的大部分人一上班就离开“办公室”,每人骑上一辆旧单车,顶着烈日去穿大街,爬楼梯,挨家挨户地开展业务,中午饭随便在外面买两块面包充饥,晚上回来后一个个都被晒得皮肤通红,那时平均一个人每天要拜访十多家客户。白天在外面折腾了一天,晚上回来后还得自己加班打保单,许多同志对打字不在行,便凑在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我们曾编成一本独特的“打字谱”,把常用的字如“平安”、“保险”、“货物”、“运输”、“车辆”等等排在一起便于查找,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每天晚上那架旧打字机“嗒、嗒”地总打个不停。
从开展业务的艰难,我们深深体会到,资本金的不足将会大大制约公司的发展,保险业的经营要取得大的发展,必须遵循“大数法则”这一保险业运行的自身规律,雄厚的资本、强大的股东关系对保险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扩大资本,成为了摆在平安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而面对扩股问题,因为当时作为平安大股东的蛇口工业区的财力毕竟有限,不得已我们把扩股的目标,放在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上。保险业的经营特点决定了保险企业重在积累,在经营初期投资巨大而且不可能获得很高的回报,加之当时国内企业也大都缺乏资金,缺乏具有战略眼光的投资者,作为一家刚成立不久的保险公司,要顺利地募足股本、找到实力雄厚的投资者谈何容易!
在一段时间里,我们多次碰壁,但仍不断地努力寻找扩大资本的机会。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获知当时担任中远公司总经理的刘松金同志到了蛇口,他对保险业有较深的理解和研究,一向富有超前思维、创新意识。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当时在蛇口的一个海边别墅,当我把我的设想向刘总报告后,他当即表示完全同意,并马上打电话指示中远公司组织一个专门小组研究入股平安事宜。随后,经过努力我们又找到了时任深圳市副市长张鸿义,经过多次解释,终于获得他的鼎力支持,并同意深圳市财政局投资入股。
而早在公司刚刚成立不久我们就认识到,员工是企业的宝贵财富,要使企业员工能够不断进取、富有责任感,就要让员工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为此,我们大胆创新,为平安的员工制定了发展规划,并以工会的名义成立了一个合股基金,让广大员工能够参股平安,分享企业的成功。这在当时也是一种创举。
走出蛇口 辐射全国
与银行等其他金融行业不同,保险业不可能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生存。早在平安保险第一届二次董事会上,我们就提出了立足深圳,辐射全国的平安发展目标。尽管中国人民银行的批文规定,我们是深圳平安保险公司,但我们甚至连宝安都去不成,常常有人以“蛇口开的公司凭什么到我们宝安来拉保险”为借口理直气壮地拒绝我们。区域上的局限,大大束缚着我们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施展拳脚。
当我们把走出蛇口的想法向袁庚作了专题报告后,袁庚表示完全同意我们的观点,积极支持我们走出了“把总部迁往深圳”这关键的一步。时任平安保险副董事长顾立基也说:“平安保险应当打出去,到全国闯一闯,就是出点差错也不要紧。”正是由于这些领导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支持,才使我们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为实现走向全国的战略目标,平安必须要在内地设机构。但是,对此人民银行一直不同意,公司的章程限制我们只能在深圳开展业务。我们一直在寻找时机。那时,在国外,我们花了几年的时间,建立了几百个代理网点;在国内,由于我们比较缺乏理赔检验人员,因此,当我们承保的车辆、货物在内地出了问题后,没有人给我们检验、理赔,那时的交通也不像现在这么发达,等我们派人花几天的时间赶到当地处理,往往造成货物积压,使我们蒙受大量的罚款损失。为此我们向人行提出,在国内部分沿海城市设立代表处,以开办理赔、检验业务的请求。1988年11月21日,人行终于批准了我们的请求,准许我们先在海南设立分公司,平安逐步跨出了地域上的限制。
1991年,国家体改委、人民银行组织了一个联合考察小组,对平安过去三年的发展进行了考察和研讨。他们一致认为,平安所实行的是一种新型的保险企业运作机制,有条件向全国发展。1992年6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平安保险冠以“中国”两字,平安成为一家真正的全国性保险公司。同时,也确保了平安再保的地位,允许我们不受《保险法》有关再保险条款的限制,可以自己办理国际再保险业务。从此,平安确立了“立足深圳,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基本发展态势。
民族保险 跻身世界500强
平安保险公司总部虽然迁出了蛇口,但蛇口创业精神始终鼓舞着平安人去克服重重困难。经过22年的发展,平安至今已发展成为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其资产从成立初的4200万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9357亿元,增长了22278倍,保费收入由成立第一年的596万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1528亿元,增长了25637倍,实现利润由成立初的201万元,增长到2009年底的145亿元,增长了7214倍。
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平安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金融集团正式成立,成为我国继中信、光大之后的三家综合金融集团之一。2004年,平安以集团形式整体在海外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金融保险集团。2007年3月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8年,中国平安进入《财富》世界500强,并成为入选该榜单的中国内地非国有企业第一名。2009年6月在英国《金融时报》公布的2009年度“全球500强”企业榜单中,中国平安列全球寿险公司第二名,中国企业第八名,中国非国有企业第一名。此外,公司还名列《福布斯》杂志2009年度“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第141名。
“蛇口工业区的创业精神和先进的机制,为平安保险按照改革精神构筑新型保险企业打下了良好基础。”而先进的运行机制,独立的经营体制,使人们看到了在这种新机制下发展的希望和空间,于是,许多来自海内外的优秀专业人才,纷纷加入到平安保险的行列中来,给中国的民族保险业带来了许多可资借鉴的保险经验和技术。
作为改革的产物,平安保险的成立,在中国保险业引入了竞争机制,在竞争中提高了整个民族保险业的竞争力:平安是国内第一家开展个人寿险营销的国内保险公司,并开出了全国第一张个人人寿保单,至今个人营销已发展成为中国保险业中最有希望的增长点,平安是第一家为客户提供防灾防损专项服务的保险公司,平安是中国金融保险业中第一家引入外资的企业……可以说,这些变迁与前进,都折射着当年蛇口精神的光辉,平安人继承了蛇口的精神,又把蛇口的精神引入中国民族保险业。
参与互动(0) | 【编辑:曹文萱】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