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港府左右为难 专家激辩港元是否应与美元脱钩

2010年11月16日 07:11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港府“抗洪”左右为难

  专家激辩港元是否应与美元脱钩

  □本报记者 钱杰

  各新兴市场近来纷纷推出加息、升值、提高金融税等政策来抵御热钱入侵,以防止资产泡沫的进一步扩大。不过,对于实行联系汇率的香港,这些“抗洪”方法无法应用。港币与美元挂钩,汇率定在1美元兑7.75至7.85港元的固定水平,联系汇率制度令香港完全输入美国的汇率和利率政策,在应对热钱的政策工具上捉襟见肘。

  因此,香港市场讨论放弃联汇制的声音连绵不绝,有学者认为港元应与美元脱钩和人民币挂钩,或者像人民币和新加坡元一样实行有管理的浮动,但以金管局为首的反对方认为,在人民币成为完全可自由兑换货币前,港元不可能挂钩人民币。

  正方:脱钩美元应对热钱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院长郑国汉认为,美元一直是港元“汇价的锚”,因为香港经济体系太小,要找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币值又相对稳定的美元挂钩,但美元现在已经失去了“锚”的作用,港元应该和美元脱钩。“几十年前,港元跟英镑挂钩,英镑是港元的锚,但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英镑不断贬值,我们也试过放弃与英镑挂钩。”

  港元与美元挂钩,意味香港货币政策只能跟随美国,因此不能针对本地经济情况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郑国汉认为,联系汇率制度最大的问题,是泡沫破灭时调整过程会很痛苦,“大家都记得1997年后,香港因为汇率不能变,物价、人工要通过相当长的通缩期去调节,伴随的问题是失业增加。”他认为,现在是港元可以脱钩美元的时候,因为现在脱钩只会引发热钱炒港元升值,而不是炒贬值,应付炒升值,金管局只要发行港元接下炒家的美元沽盘即可。他建议,人民币及新加坡元实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是香港放弃联汇时可以参考的模式。

  巴克莱集团新兴亚洲研究主管Peter Redward预计,港元可能在两年内放弃与美元挂钩,转而与人民币挂钩。他表示,因为人民币在香港的流通量增长非常快,这将令港元挂钩人民币更快成为现实,“时间范围可能会是12到24个月,估计不会少于12个月,但我想,成为现实的时间会比大家预料得早。”

  金管局最新统计显示,截至9月底,香港人民币存款额达到1493亿元人民币,较8月底的1300亿元增加近200亿元。

  反方:取消联汇风险更高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则坚持认为,联系汇率制度自1983年以来行之有效,也是香港的货币和金融稳定的基石,目前不能变更,否则将招致更大的风险。

  他在金管局网站发表的署名文章中表示,在全球资金过剩、热钱四处流窜的情况下,新兴市场经济,不论是采用固定汇率制度如香港,或是浮动汇率制度,都在房地产市场和通胀面临相类似的压力。

  陈德霖进一步指出,实际上汇率升值和加息这两项调节工具并不一定是万灵丹,因为在一个对外开放而又没有外汇和资本账管制的经济体系,汇价上升会吸引更多热钱流入,通过炒高汇价来图利,另外加息亦会增加热钱流入的吸引力。陈德霖认为,虽然有大量资金流入香港,其中一部分当然有进入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图利,但起码在联系汇率制度下,对外来资金并不存在汇率升值和套取高息的诱因。而若与港元脱钩,汇价必然会大幅波动,被大户炒家炒上炒落,上下其手,而这些情况在1983年实行联汇制度之前亦发生过,应该以此为鉴。

  陈德霖还表示,目前港元与人民币挂钩还不是时候。因为港元与人民币挂钩需要符合三大基本条件。第一,香港的经济周期该与内地大致同步。在现阶段,香港的周期更多是受内地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流量的影响,而内地需求对香港周期的影响反而较轻。作为一个主要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的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受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状况的影响。第二,人民币要可以完全自由兑换,内地资本账户管制已完全撤除,任何币种的资金可以自由进出。第三,内地的金融和资产市场要有很大的广度、深度和流动性,可以让香港外汇基金持有大量的人民币资产,既可用以支持港元的汇率,又可以保值、增值和应付不时之需。

  高盛亚洲经济分析师冯殷诺近期也发表研究报告称,香港现在与美元脱钩所引发的负面代价要大于好处,因此相信港府现在除了跟随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所能做的不多。他表示,虽然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实现完全自由兑换后,港元有望最终与美元脱钩而与人民币挂钩,但目前港元与美元脱钩的条件尚不成熟,预计香港5年内基本不可能放弃联系汇率,即使10年之内,港币与人民币挂钩的几率也低于50%。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