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层层加码,商品市场也开始感受调控压力。11月29日收盘时起,国内三大商品交易所同时执行新的保证金比例,受此影响不少品种成交萎缩。分析人士指出,交易新规的效果还需时间来体现,但相比于市场出现的震荡,此举背后的调控意图更值得关注。
调控转强 市场走弱
受监管制度收紧影响,11月29日,大豆、玉米、豆油等品种交投出现不同程度萎缩,其中豆粕主力合约报收3207元,下跌0.4%,成交量也从26日的105万手减少至80.71万手,PVC主力合约价格也下跌0.24%。郑州方面,籼稻、PTA等品种主力合约也出现0.69%和0.28%的下跌。
金属方面,11月29日,沪锌主力合约收报17685元,虽然全日涨幅达2.11%,但仍未脱离11月17日以来的底部区域。同时相比上周五,29日该品种成交量和持仓量都有明显下降,其中成交量从26日的205.49万手下降至123.88万手,降幅达40%,而29日持仓量也比26日少8054手。除了沪锌品种,沪铜、沪铝、燃油等品种主力合约的成交量都明显减小。
调控意图更值得关注
“大豆等品种的行情走弱,事实上正反映了调控措施在起作用。”通联期货分析师施海告诉记者,前期多个品种出现暴涨,包括棉花、白糖等,价格在一两个月内迅速实现50%以上的涨幅,“市场表现已经远远脱离供需关系,纯粹成为投机资金的炒作行为。”
投机资金的炒作使得市场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相关品种爆炒,导致现货市场通胀水平迅速提高,而这又反过来催生期货市场的再次上涨。
上期所表示,上调交易保证金比例的原因是近期国内外商品期货市场价格波动较为剧烈,鉴于目前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且临近元旦假期,因此防范市场风险尤为必要。
“调控措施的出台也正是为了使过度投机的市场变得理性,为过热市场降温,”施海指出,包括提高保证金比例、取消手续费减免优惠、提高涨停板标准等调控措施直接增加了市场的投机难度,“炒作需要的资金成本增大了,封涨停板也没有那么容易了。”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调控政策刚刚实行,效果真正释放尚需时日。“从价格角度看,29日棉花、白糖、橡胶、锌等品种都实现上涨,与上周五全盘皆绿的情况已经有所区别,这说明新规的利空效应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强。”某期货人士告诉记者,增加交易成本固然阻挡了部分投机资金进场,但并不能根本改变流动性过剩的局面。
“有些人也许会因为交易成本提高而离场,而真正想炒的大资金并不会因为这么点手续费就轻言撤退。”这位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投资渠道很少,在房地产投资受限的情况下,资金只能流向资本市场,“除了股市就是期市,表面上看交易成本增加了,但是只要外面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他也只能继续炒下去。”
施海也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相比于交易成本,更值得关注的是政策调控意图。“措施的效果还需要时间来体现,但是防止过度投机、确保期货市场稳定的方向已经很明确。”(记者 陈光)
参与互动(0) | 【编辑:梅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