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银行高息揽储:表面难觅踪影 实则暗寻合法外衣

2010年12月03日 09:35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针对近期受业内关注比较高的银行岁末高息揽储的问题,记者上月末走访了北京市多家银行营业网点进行暗访,表面上未见高息揽储的迹象。但是,业内人员却对记者表示,“高息揽储这种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多因素施压

  银行存贷比逼近红线

  日前,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预测,11月新增贷款将达到5500亿元,由于我国今年前十个月的信贷总额已经达到了6.9万亿,而全年总的信贷投放目标为7.5万亿,由此可见,留给各银行12月份的信贷额度已经捉襟见肘,银行信贷超额投放恐在所难免。

  此外,十月份由于股市回暖以及CPI的上升导致“负利率”,银行存款大量向股市方向转移,这对银行,尤其是对存贷比较高的中小银行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据央行的数据显示,10月份居民储蓄存款减少了7003亿元。而2010年度3季报也显示各银行的存贷比大多在监管层规定的75%红线左右徘徊:截止到9月份,招商银行、深发展、兴业银行、中信银行的存贷比分别为73.71%、74.25%、76.31%、73.29%。

  记者实地暗访

  表面上不存在高息揽储

  “您说的是理财产品吧?”每当记者问及有大额资金在银行做短期存款是否会获得利息优惠的时候,银行的大堂经理往往会向记者介绍该行的短期理财产品。

  “我们自然是欢迎您来存啦,但是您所说的开出优惠的事我们确实做不了,这方面银监会有规定,存款的利率就是规定好的,我们不能改。”农业银行的大堂经理对记者表示。

  不仅仅是中、农、工、建这样的国有大行的大堂经理对记者暗访时提出的问题纷纷摇头,就连存贷比显得愈发紧张的中小股份制银行的工作人员面对记者的提问也拒绝得很干脆。

  “您说的是高息揽储,这个我们不能做,这是违反规定的。”华夏银行的理财负责人对记者说,“不过如果您不愿意选择理财产品,我推荐您做定期存款,利息相对于活期存款还是比较高的。”

  与此同时,记者走访时搜集了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说明书,发现投资期限30天以内的理财产品中只有华夏银行的29天期“增盈增强型1048号”和中信银行的25天期“优债计划46期”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了3%,而光大银行近期甚至没有短期理财产品推出,其一年期左右的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也仅比3%高一点。各家银行也少有7天左右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向记者推荐。

  监管严

  揽储寻求合法外衣

  一位做银信业务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银行岁末时揽储冲时点是行业的潜规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目前国有大行的存贷比基本维持在60%左右,放贷也较平稳。但是相比较而言,存贷比一直在75%红线左右徘徊的中小银行就要面临更多的压力:一边是所用无几的贷款额度,一边是一路走高的CPI和存款准备金率,股份制银行的揽储压力不可谓不大。

  “包括很多银行的理财产品,都将到期日设定为明年初的某个时点。”有分析人士表示,“这也是银行冲时点的一种方式。”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监管层对银行违规高息揽储给予了较为严厉的查处,此前曾有六家银行因为涉嫌违规揽储而被监管层处罚。因此,年末银行的揽储需求虽然很大,但是鉴于对监管层严查之风的忌惮,多数银行已经停止了赠送礼品、购物卡的吸收存款的方式,而寻求类似理财的合法手段,且银行的工作人员也只会对熟人、老客户透露高息揽储的需求。(记者 徐天晓)

参与互动(0)
【编辑:梅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