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化收益率达4.2% 但6个月以内产品收益率不到3% 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临近岁末不少银行承受存贷比与资本充足率等指标“冲刺压力”,鉴于公开市场拆借成本高企,只能继续取道形形色色的超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吸引储户。个别银行推出的14天理财产品收益率达4.2%,成为极少数可以跑赢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品种。
对银行的“揽存冲动”专家建议银行揽存状况较理想的解决方式是实行利率市场化。
特点:一般都是每个月下旬发售
记者昨日从工商银行等大型国有银行与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了解到,部分银行推出了一些收益不菲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受到储户热捧,一开售就售罄。
其中,民生银行推出的一款14天理财产品,5万元起点年化收益率高达4.2%,100万元起点的年化收益率为4.35%。成为业内极少数跑赢CPI的固定收益产品。 工商银行推出的“工银财富”第75期资产组合投资型人民币理财产品(12天)10万元起点的年化收益也高达3.8%。然而,目前业内6个月以内的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仍不到3%。
这些短期理财产品的发售时间和起结息日都设置得十分巧妙,一般都是每个月下旬发售,月底或次月初资金到账。此举有利于客户资金覆盖银行统计的“敏感”时期。另一种情况是将理财产品的募集日最后一天设定为该月的30日或31日。
因此,在产品起息前,这些已经到账的资金就相当于为银行“贡献”了一笔活期存款。
解决揽存状况
需要利率市场化
根据目前的监管规定,每年末银行需进行存贷款年度结算与一系列监管指标考核,监管层和商业银行总行将根据这些时点确定的存贷比来决定下一阶段新增贷款的规模。因此每逢年末都是银行揽存高峰。对此专家建议银行揽存状况较理想的解决方式是实行利率市场化。
广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沐华向本报记者表示,对绝大多数银行来说,利差收益约占银行净收入的80%。今年,在调控流动性、控制银行信贷投放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大政策背景下,降低存贷比面临着更多困难,导致银行需要更多地通过一些“特殊”手段来提高存款规模。首先是央行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10月后央行接二连三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后,准备金率已达到18.5%的历史高位。这导致银行揽储的意愿加大。
建设银行分析师对记者表示,要想做到让违规揽储彻底消失,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实行可浮动的存款利率。这一设想在银行业内已被讨论过,银行可根据市场情况对存款利率定价,客户也可自行选择避免承受“负利率”。
2010年3季度报也显示,不少银行的存贷比在监管层规定的75%的红线左右徘徊。股份制银行尤甚。在放贷冲动难以抑制的情况下,存贷比高企,意味着商业银行需要通过补充存款来满足监管要求。文/表 本报记者 王亮
参与互动(0) | 【编辑:曹文萱】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