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金融频道

新湖期货:宽财政稳货币紧利基指导商品市场

2010年12月28日 09:15 来源:证券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0年是中国传统的虎年,通胀形势日益紧迫。尽管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但通胀管理需要置身于“十二五”开局和“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政策大背景下。应该说,2011年“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宏观取向已基本定调,“宽政策”亦得到共识。而市场对于货币政策回归常态意味着“稳”还是“紧”,则存在较大分歧。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笔者更愿意将这两个字拆分为二,即“稳货币、紧利基”。

  首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画龙点睛之笔仍在“三个关系”,即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其承前启后的意义不言而喻。中国经济尽管率先成功走出金融危机,但随着刺激政策(如四万亿投资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逐渐减弱,超常规政策组合对经济造成的负作用也开始显现(如货币流动性和通胀问题)。加之“调整经济结构”需要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的统一,因此“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然是本体。这就需要政策制定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单纯通过紧缩性政策抑制和治理通胀恐是“好心办坏事”。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不同的是,中国的财政弹性和可延展性处于合理水平,在宽松货币政策不可持续的条件下,财政政策的张力存在进一步拓展的空间,这也是“宽财政”的逻辑起点。

  其次,货币政策在“稳”和“紧”的选择上应该还是趋向“稳”的方向。一方面,目前国内经济增长恢复快,一旦紧缩进度加快,经济出现下滑,对“十二五”开局十分不利。另一方面,海外货币环境依旧宽松,如果中国过于紧缩,那么势必加大人民币的升值的压力。因此,内外结合来看,“稳货币”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关于“紧利基”,笔者认为,中国的加息窗口已打开,未来加息次数及幅度都不会小。但在政策执行上,还要根据物价情况灵活选择。目前国家调控物价与调控房地产所持的态度可能一致,基本的观点是,在可承受范围内,容许物价稳步上移。可以想见,在物价适度上涨的前提下,宏观政策或趋向缓和。

  再来看大宗商品市场,不可否认,现阶段市场整体价格重心存在上扬趋势,但我们仍需保持逆向思维,即在这种上行趋势会否出现拐点。

  我们认为,导致商品市场出现拐点的因素包括三大系统性风险:

  第一,需要关注的最核心风险是实体经济风险,这是由于商品价格与实体经济绑定最为密切。现阶段,中国经济明年仍能保持至少稳定增长,欧元区德国、法国经济也稳步增长,债务危机主要产生在一些相对边缘国家,占整个欧元区经济比重不大。而美国经济方面,在近期巴克莱、高盛等机构投资报告里,纷纷将美国未来经济增速上调,市场普遍认为美国经济的好转将高于预期。由此来看,实体经济大多向好,全球也没有形成大的通胀环境。实体经济风险并不明显,这对大宗商品上涨形成了支撑。

  第二,金融市场风险。在全球股市方面,道琼斯指数近期表现强势,而其PE水平还处于低位区间,随着美国经济恢复好于预期,明年上半年道指的走势也相对乐观。而在美元方面,现阶段市场大多强烈看好美元的趋势性上涨,若这种涨势果真出现,将对大宗商品形成一定打压。

  第三,政策面的风险,具体包括国内外两个方面。中国政策紧缩无疑会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但如前所述,明显紧缩的预期不强;再来看国外方面,如果美国经济明年上半年出现明显好转,则量化宽松政策有可能提前退出,届时全球量化宽松环境都会改变,美元的趋势走强有望形成。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宽财政、稳货币、紧利基”的政策主轴下,商品市场整体上行趋势并未改变,预计2011年上半年会强势,但波动节奏还需看美元的具体表现,至于明年下半年则相对谨慎。 (新湖期货研究所 叶燕武)

参与互动(0)
【编辑:孟欣】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