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油脂市场迎来首个开门红。临近年末,国储植物油拍卖政策暂缓及加息政策提前落地,稳定了投资者信心,而近期阿根廷干旱天气对作物生长的忧虑以及原油价格再次突破90美元/桶又极大地提振了做多热情。
后市而言,在通胀压力依然较强的大前提下,政策调控意愿不会降低,调控措施还会陆续出台,短期内会压制油脂价格涨势,但由于进口成本推升,油脂价格的底部区间不断抬升,上涨趋势难以改变,因此更多是在震荡中寻求上涨。
拉尼娜气候对南美洲大豆生长影响依然较大,从而提振国际大豆价格,推升国内豆类进口成本。近期阿根廷公布的周度作物播种收割进度报告显示,大豆播种面积为1442.7万公顷,播种率为77%,低于去年同期的82%,且大豆生长区干旱问题依然存在,至少持续影响2011年整个春季并且可能催生第二次拉尼娜现象。由于拉尼娜气候的影响,阿根廷大豆产量已经从先前预期的5200万吨到5400万吨下调至4400万吨到4500万吨左右,而整个南美地区的大豆产量可能下滑1000万吨左右。在南美洲大豆产量可能减少的利多提振下,国际大豆价格节节攀升,截至目前,美豆价格已经创出今年新高,逼近1400美分/蒲式耳,进口成本已经达到4600元/吨,比国内大豆价格高出500元/吨,进口豆油价格在11100元/吨以上,而国内豆油价格在10300-10400元/吨。在此情况下,国内豆类价格将会在进口成本推动价格底部不断抬升。
大豆到港量减少有望缓解国内供应压力。据最新一期的USDA周度出口装船报告显示:截至2010-12-31的一周内,周出口装船量仅仅为91.4万吨,周比下滑36.17%。其中,对华装船量为51.49万吨,周比下滑44.12%,同比下滑43.83%。并且USDA出口销售报告页显示,截至2010年12月23日当周,大豆出口销售共计94.82万吨,位于90-130万吨预估区间的下沿,而上一年度大豆出口销售较之前一周下滑了20%。其中主要是中国采购积极性的降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国去年11月以来出台的相应物价稳定措施,使得豆油、豆粕价格出现回落,而进口成本不断上升,由此导致油厂压榨利润大幅缩水,纷纷选择停机,大豆需求降低。
近期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的昆士兰州连降暴雨,引发近几十年少见的洪涝灾害,造成重大损失。而昆士兰是澳大利亚小麦、大麦的主要产区,一般昆士兰中部地区的小麦收获时期为9-12月,但大量降雨和洪水已令部分地区的收获延误,因为在过分潮湿的土地上无法使用收割机械。目前澳大利亚2010/11年度小麦收割工作已经完成了75%,但是收获时间比正常晚了四到五周,并且恶劣天气也可能导致澳大利亚小麦质量急剧下滑,加上美国冬小麦产区天气干燥,今年全球制粉小麦供应情况令人担忧。而在2010年7月时,俄罗斯高温干燥天气使得当地小麦受灾,引发了一波牛气冲天的行情。(东证期货研究所 王爱华)
参与互动(0) | 【编辑:梅玫】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